游戏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万恶之源,尤其是大多数已经成为父亲的80后们,想必对游戏都不陌生,发现孩子玩游戏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80后的年代记忆里,一定有小霸王、街机、PS、以及后来的单机游戏和网游,它们的存在,不只是影响学习,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且我相信很多人的电脑知识、网络知识都是因为要安装或者修改游戏,主动钻研学会的。
应该有很多人年少时也同样沉迷过,现在随着父母老去,自己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背负起家庭的责任以后,没什么时间像以前那样心无挂念地玩耍了,也没有队友能一起了,自然而然地淡出了曾经的游戏世界,但心里是有怀念的。
犹记得那个从红警到星际、帝国时代、暗黑、CS、魔兽的美好时代
现在,80后的我们成了父亲,自然不会是一个既不了解孩子兴趣,又顽固简单粗暴的父亲,我们除了会说“学习”这两个字之外也懂得更多的词语,能长时间维持孩子心中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父亲形象,他在一个正常接触游戏的年龄接触到了游戏,正好就遇上了懂他,更懂游戏,而且比他更懂游戏的,能聊到一起的爸爸。
极度焦虑的孩子妈和无所谓的爸爸
无所谓不代表不闻不问,任由孩子沉迷,我自己沉迷了一整个高中生涯,无数次回想:如果自己当时克制一半,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有机会从一个普通本科突破到211,说不定能争取一下985。但是种瓜得瓜,只能怪自己不去种。
现在孩子到了会玩游戏的年龄,是不可能完全接触不到游戏的,所以我一直认为不需要那么过度紧张地严防死守,当孩子接触到游戏时,温和地引导他,不要一下子就那么强烈地反对,抵制,无论哪个游戏的设计都是朝着吸引人去的,孩子才接触到这么新奇的事物,就被大人强迫他立刻放弃,一下都不能碰,他心里不想吗?他不好奇吗?他不会越不让碰越想试试吗?孩子在他人生中自控能力几乎没有的年龄阶段,被要求在游戏上做到这么严格的自律,可能吗?
写到上面那段文字时,实在忍不住情绪,不那么温和,是因为我的观念与孩子妈妈的观念完全是两个极端,她对孩子接触游戏就是极度紧张、极度焦虑、极度抵制,然而结果就是孩子还是每天会在学校和同学们讨论游戏人物,关卡等等,但是他只能过嘴瘾回家却玩不到,心里非常失落,趁妈妈不在的时候偷偷求助我,我从他无辜委屈的小脸上看到了自己的从前,因为家里管的实在太严,于是开始旷课去网吧,后来就是通宵,再后来连续通宵,直至彻底沉迷。
像我们以前的父母那样严防死守是不行的,我坚信!
感受到了孩子的委屈,也担心他走上我曾经彻底沉迷的老路,我决定,带他玩游戏,让他玩明白,给他一点空间,让他度过有回忆的温暖童年,而不是从小沉沦于内卷!
因为这个决定,我和胖老婆QQ姐吵架了,把她气得不轻,又胖了一圈[衰]。
出乎意料懂事的儿子
我最先灌输给儿子的是关于充值的正确认识,玩手游只要充过的都明白从6元到648元几乎是水到渠成,所以一直大量灌输各种新闻报导的事例,而且有机会就带着他和我一起出门干活,收旧衣服,告诉他一整天辛苦收的这些衣服能赚多少钱,希望给他一个清清楚楚的金钱概念。
儿子喜欢什么游戏,我都陪他玩,一起研究出装、技能、阵容搭配,儿子有一天很认真地和我说:“爸爸,我只是随便玩玩,不会去当职业选手的,我以后要当军人。”我心中暗喜,因为打游戏我从来不让他,把他虐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我一直和他说我游戏特别菜,想必这个小孩子在他爸爸的潜移默化中,已经明白自己的天赋只能达到休闲娱乐水平,没有产生不切实际的梦想。
因为我自己被业余战队上过课,所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天赋不足以实现那个方向的人生梦想,早点让他自己醒悟我认为是当父亲的应该做的。
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写作业,吃饭,和我玩一会儿游戏,再躺到床上兴致勃勃地讨论一番,周末或者假期就把上学替换为和我一起干活,路上也会聊游戏,还会聊我以前玩过的那些游戏,游戏的发展,我以前沉迷游戏的惨痛教训也原原本本告诉他了,儿子的评价是:“游戏是咱们放松休息的,爸爸你那是小时候不懂事,被游戏玩了”。这个未成年人如此总结了我的教训。
咬牙切齿的孩子妈
每天陪孩子,不知道别的父亲是怎样的感受,我讲真心话,除了幸福,也觉得挺累的,感谢所有伟大的母亲,带孩子真的比工作累多了。
老婆管不住我们,我们也不会太过分,避免引发她的情绪,每天儿子也很自觉,只要我和他打完说不玩了就立刻结束。人类幼崽的领悟能力我们可以绝对信任,连老虎都懂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何况我们灵长类。但是我看着每天看到我们玩就生闷气咬牙切齿的老婆,总觉得不是个事,好几次邀请她和我们一起都被傲娇地拒绝,真诚地谈一谈,因为这方面思想观念实在偏差太大,没办法谈,她始终固执地认为学生只要碰了游戏就毁了人生,我始终认为游戏也好,恋爱也好,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故事,祖先教过我们“堵不如疏”。
我说服不了偏执的老婆,可能是我自己也很偏执吧。
我还是相信,游戏、早恋或是其它种种被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父母如临大敌的事物,是躲不开的,更防不住,没有发生便罢,一旦发生,那就有必然会发生的理由,我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哪里特殊,正好可以避开这些,所以一定应该先让他认清楚,看明白,再以最亲的父母兼同道中人这样可靠的身份,引导他正确对待,正确的标准就看自己怎么定了,起码让他在自己面对这些的时候,抵抗力稍微强一些,有自己的底线和行为准则就可以。
遮遮掩掩、谈之色变、讳莫如深的父母,我小的时候常见,但是最后有几个不知道游戏的,几个没熬过通宵的,几个没早恋也没暗恋的,既然我自己对此方式不以为然,当然就不会成为这样对待孩子的父亲,至于对错,真心不知道。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3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