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给读者反思。1、孩子除了玩游戏之外,还能找到与之相同的的乐趣吗?2、孩子在空余时间,还有自愿去做的事情吗?3、你知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满足的?4、孩子沉迷于游戏,你会认为主要问题是父母的吗?5、你想要孩子做出改变,作为父母,你又改变了多少了?
今天部分孩子是那么沉迷于网络,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的孩子没有沉迷网络,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下面我讲讲我带孩子的经验,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触动,有助于你解决孩子沉迷于游戏的问题。
一、我会培养孩子诸多的兴趣爱好。有些家长培养孩子画画,就希望成为画家,学唱歌,学跳舞就希望成为舞蹈家,音乐家,或者是在画画,唱歌,跳舞的时候,总是去指导他,纠正他,批评他,否定他,那他怎么会有乐趣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去激发他的热情就好了,我简单描述,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多种兴趣的。
我小孩一岁多的时候拿毛笔画了一竖,他说,这是火箭,我说小宝啊,这么有创意啊,画了一个可以飞上天的火箭,太棒了。孩子就好开心,然后他就不断的画火箭,不断的跟我分享,我就不断的去鼓励他,他从此就喜欢上了画画,相比其他家长的话,可能就不是这样子的,他会说,火箭头是尖尖的,火箭的屁股还冒着烟冒着火,你应该这样画,那样画,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因为你在操纵他,在否定他,他很很烦躁,她怎么可能会喜欢上画画呢?那我孩子喜欢唱歌,虽然唱的五音不全,但是我还是说,这首歌唱的很好听,我们多唱两次就能唱的更好听了。他打羽毛球的时候,发十个球才打中一个,我会说太好了,这个球打的太棒了,我们多打几次就会打得越来越棒,然后他就不断的打,打中了之后,他就会来问我,这个球打得怎么样?我说打的很好,从此他就喜欢打羽毛球了。下象棋,他哪里知道马走日字路,象走田字路,孩子想怎么下就怎么下,他制定规则,我陪他玩,象棋下着下着变成了围棋,变成了积木,这都没有关系,下着下着,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车马炮怎么走了,从此她就喜欢了象棋。孩子在跑步的过程中比赛,他叫上我,让我跟他一起跑,跑五次,我会赢他一次,然后我说,小宝现在跑得越来越快了,从此以后,他喜欢上了跑步。那整个过程中主要的思想是什么?不要去让孩子难受就行,让孩子产生愉悦感,他自然而然就会喜欢这项娱乐活动,你一旦去指责他,纠正他,否定他,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不了乐趣,反而增加了痛苦,这样,孩子怎么可能会产生兴趣呢!
二、训练孩子的自控力。自控力的产生,主要是从小的时候开始训练,延迟享受可以大幅度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我的小孩在一岁多的时候吃糖,吃了一个,又是一个,那么我会说小宝呀,糖糖吃多了会肚子疼的,妈妈和爸爸会很难受的,我们吃完这一个就不吃了,好吗?他孩子为了吃到这个糖,他就会说好的,但她吃了这个糖以后,他又想吃了,然后我就会说,小宝,你答应过我的哦,吃完这个糖以后,我们不吃了哦,如果他非要再吃不可,我会给他讲清楚,这是最后一个,可不可以?很多家长听到这里就觉得说要讲信用,说到做到,你要考虑孩子怎么可能会讲信用呢,但这个信用可以从小开始培养,关于如何培养在这里我不再展开阐述。吃完一个以后,过一会他又要吃了,然后我说小宝这样子,我们拿一个糖放在口袋里面,等我们吃完中午饭以后,我们再吃,好不好?然后等吃中午饭以后,吃了这个糖,他肯定还会再想吃的,然后我会说小宝,等吃了晚饭的话,你可以吃两个,他开始的时候是不会爽快答应的,这个就是要父母说话的技巧了,好好的跟孩子讲,慢慢的他会妥协,到了晚上才吃这个就叫延后享受。看动画片也是一样的,小宝,我们上午看动画片,只看一集,如果上午这一集动画片不看,我们下午可以看两集哦,你看怎么样?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他的自控力,如果我们总是在满足他的要求,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就会想要什么,就立刻要得到,如果得不到,就会很烦躁,甚至会发脾气,这样的孩子越大越难带,所以,我们要在小孩1到6岁的时候,把他良好的性格品质打造出来,不要等到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再去改造,那就难上加难了,也就是现在很多初中高中的父母面临的问题,导致父母心力憔悴,也没有办法挽回当前的局面。
孩子六岁之前的习惯是很容易培养的,六岁之后的坏习惯,父母用尽力气也很难改变的,所以,建造孩子良好的心理环境(心境)要趁早。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3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