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千万不要过度自责。因为有很多孩子的问题还真和家长没关系。我指导了很多非独生子女家庭,有的家庭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另一个心理很健康。也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其中一个出现心理问题,而另两位完全没问题。也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两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虽然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完全是家长导致的,但是,如果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还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走出这个心理困境。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学会顺势而为,遵循三不原则,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详细的做法我在前面的视频中都有讲解。当然每一位孩子出现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有病乱投医,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下面我就来详细说一说有些家长常犯的错误。
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无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亦或是双相情感障碍,甚至是人格障碍,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不去上学,也就是我前面讲过的拒学症。当然还有很多成年人放弃工作,在家躺平。
对很多家长来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家长习惯于家长在方方面面都来否决孩子的思维顽固不化。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要求更加超越我们的正常认知常识。所以,家长就更加强烈反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如此,不断恶化亲子关系,以至于父母和孩子水火不容,反目成仇。
下面我要说的这种做法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有过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做法。
你是不是经常给孩子使用“四不打击法”:不对,不好,不该,不行。
先说说“不对”。
高峰今天回家给爸爸说:张老师今天让我站了节课。
爸爸说:为什么对你罚站?肯定是你做得不对!
高峰把门一摔,什么话也没说,晚饭也没吃。
“肯定是你做得不对!”这句话把孩子闷在酸菜缸里了。本来高峰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受到委屈,想给爸爸说说,希望能够获得爸爸的支持,没想到爸爸也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否决了自己。爸爸长期这样说话,很显然,孩子怎么愿意与你沟通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爸爸如果这样说:给爸爸说说怎么回事?
高峰说:这次考试我有一道题做错了,王林幸灾乐祸,说我是笨蛋。我就踹了他一脚。
爸爸说:踹得好,凭什么侮辱你?
高峰说:结果,王林打了我一拳。我们两个就厮打起来了。
爸爸说:这小子还敢还手,这还了得!坚决打回去,不能便宜了他!
高峰说:打了个平手。结果,张老师来了,就罚我们站一节课。
爸爸说:你怎么还打不过王林这小子?
高峰说:要不张老师拉着我,我非揍他个满脸花!
爸爸说:教训教训他就行了,适可而止,把他打坏了爸爸还得花钱。再就是打人不打脸,万一打伤了脸事就大了,以后要注意。张老师罚你两个也算公平,别往心里去。王林没打疼你吧?
高峰脸上泛着骄傲的光彩说:基本没打着我。
爸爸说:那道题弄明白了吗?
高峰说:一个符号的事情,太粗心。
这就叫顺势而为,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话,才能引导孩子。
再来说说“不好”。
张洋回家给妈妈说:这次数学考了125分。全校110名。
妈妈说:考得一点都不好,李艳考了多少?
张洋说:李艳128分99名。
妈妈说:李艳原来比你差远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张洋说:李艳就比我多做对了一道选择题而已。
妈妈说:一道选择题而已?一道选择题就决定你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你要知道一分之差就差之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懂不懂?
张洋实在是不愿意和妈妈说学习的问题。
125分无论是什么名次,家长都应该以和孩子探讨的语气交流,应该正确看待分数,正确看待名次。而有些家长就像张洋的妈妈一样,对孩子一味地否定:不好,不好,不好。孩子还怎么喜欢和你说话呢?
第三,来说说“不该”。
其实,这个案例我在前面家长和孩子说话不要太仪式化里已经说过,王子豪和爸爸的对话。
王子豪说:张老师今天又批评我……
王子豪继续说:这次数学考试,有一个填空题我的计算结果是25/15,张老师给我打了错号,我说老师给我看错题了,老师说25/15就不对,老师接着说我捣乱课堂纪律,如果再提这个事,就让我到教室外边站着。全班哄堂大笑。
如果爸爸说:你不该上课给老师争论这个问题,这不就是捣乱课堂纪律吗?爸爸这样说,显然是站在张老师的立场上,对王子豪是一种打压。这是很多家长非常擅长的对孩子的打压方式,并美其名曰:必须让孩子懂得黑白分明,从小就要知道对与错。人的一生谁都会犯错,我们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长大的。但是,不是在“你不该这样,你不该那样”的纠错中成熟的。
王子豪的爸爸应该怎么说?请大家去“家长和孩子说话不要太仪式化”这个视频和文章中看看,这里不再重述。
最后,再来说说不行。
现在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刷视频,其实,不光是孩子,很多家长也是沉迷其中。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用手机感到非常焦虑。
李梦跟妈妈说:妈妈,我要用手机上网查资料。
妈妈说:不行!
李梦说:为什么不行?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用手机查答案。
妈妈说:学习靠自己动脑子,上网查答案,还能学会知识吗?就是不行!
李梦把门一摔,晚饭也没吃,第二天不起床,说难受,让妈妈请假。
妈妈说:不行,不能请假!
结果,李梦就是不起床。妈妈只能硬着头皮向班主任请假。
就这样,李梦断断续续上学。爸爸妈妈愁得不行,最后,也只能妥协,让她用手机。可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李梦刚拿到手机还承诺上了几天课,可是,后面基本上是天天手机不离手。
其实,“不行”是违反了“三不原则”的“不反驳”。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你说黑他非说是白,以反驳别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胜利感,这种人是谁见谁烦。
李梦妈妈也不是因为这一次说“不行”,李梦就出现问题,这是日积月累的问题。即便是妈妈马上改变,李梦也不可能立即改变。这既需要我们的耐心,更需要我们的智慧,也需要我们自己的成长。
总而言之,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亦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尽量不使用“四不打击法:不对,不好,不该,不行”。
再次声明:云尔老师不属于任何一家咨询机构,不与任何人合作,没有助理,不主动添加任何人为好友,不主动给任何人留联系方式。在你咨询我之前,请一定视频确认是否是我本人。
因为每天私信我的人太多,我无法做到每一个人都详细回复。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