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这对父母只用了三天就帮儿子成功戒除了网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鲁彦希是名初三学生,本来成绩还可以,平时也很乖巧懂事。在迷上网络游戏后,一切都变了。先是成绩一落千丈,沦为了班级的倒数;渐渐的,他还学会了撒谎,为了打游戏不择手段;甚至趁着父母睡着,偷偷爬起来通宵。
眼看孩子在网络游戏里越陷越深,鲁彦希的父母想尽了办法,但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自己的孩子。鲁母找到自己在北大学习家长教育的弟弟寻求帮助,弟弟给出了解决方案。既然鲁彦希喜欢玩游戏,那就让他一次玩个够。
于是 鲁父鲁母和儿子签订了协议,在三天 72小时里,除去每顿饭有20分钟吃饭时间,三天他只能睡五小时,其他时间都要打游戏。如果他做到了,这个暑假随便他玩游戏;如果做不到,电脑搬走,手机没收。
在鲁彦希看来,这次挑战完全不是问题。平时,他只要一玩游戏,就会格外精神,他甚至说自己可以连续通宵,不需要睡觉。还是爸爸坚持,才保留了那五小时的睡眠时间。双方达成共识后,鲁彦希高高兴兴地签了协议。
戒除网瘾的72小时计划在欢快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第一天,鲁彦希精神饱满地坐在电脑前,一直玩到了天黑。当他和父母说要通宵时,父母立刻去超市给他买了一大堆零食。这是在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彦希边玩边吃,感觉这简直是天堂,也太爽了。
在这种快乐心情下,鲁彦希从第一天下午五点半,一直玩到了第二天下午四点。持续二十三小时的游戏,终于让他觉得累了,他提出要睡觉,母亲同意了,但是却只让他睡两个小时。因为后面还有两天,而他的睡眠时间总共只有五小时。
他还来不及躺到床上,趴到沙发上就睡着了。两小时后,鲁母来叫儿子起床了,他好困,根本起不来,但母亲却不管,他们已经约定好了,这三天只能睡五小时,其他时间必须打游戏。
她威胁儿子,这才是第一天,你要是把五个小时都睡了,那你肯定会输,输了就要没收电脑手机。鲁彦希赶紧爬起来,坐到了电脑前。自从和儿子签订了72小时的约定,鲁父鲁母就开始轮流值班,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监督儿子玩游戏。
鲁彦希又打了一个通宵的游戏,等到早上八点的时候,他已经困得不行了,又一次提出了睡觉请求。母亲同意了,但是只让他睡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后,她又去叫醒儿子,但是鲁彦希已经极度不愿意起床了。
他的手都玩出了茧子,鲁母也有些心疼,但是为了给儿子戒掉网瘾,她必须坚持履行约定。在母亲的坚持骚扰下,鲁彦希赖了十分钟的床,还是爬了起来。只不过相对于之前的精神饱满,他已经对游戏开始反感了,现在还能继续下去,只是不想输了那份协议。
他又开始打游戏,等到第三天凌晨四点,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沉沉睡了过去。不管父母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睁眼,见儿子的确困得不行,对电脑和游戏也失去了兴趣。鲁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协议,让他签名。
当时,鲁彦希心里只有睡觉,稀里糊涂地就签了名。等他一觉睡好,才发现自己签下了一份学习协议,详细地列出了暑假期间的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甚至父母还给他留了游戏时间,每隔一天可以玩两小时游戏。
本来按照约定,他输了之后,电脑会被搬走,手机也会没收。而之所以给他留下游戏时间,这也是舅舅故意的,让孩子占点便宜,他会更愿意配合父母。72小时计划很成功,鲁彦希对游戏的渴望大大减少了,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碰电脑。
而这时舅舅则开始思考,鲁彦希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只有找到这一点,才能治标又治本地戒除网瘾。孩子为什么沉迷网络?家长们怪孩子、怪社会、怪时代、怪游戏公司,却从来没有想过怪自己。
其实有网瘾的孩子中,90%都是因为亲子关系不好,如果一个孩子有稳定的支持性人际关系,那他网络成瘾的可能就很低。孩子是最敏感的,如果一个家庭不和谐,夫妻关系不好,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会引发焦虑和恐惧。
当孩子在家庭中获取不到温暖,他就会寻找一个出口倾吐内心情感,获取真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这时候,网络就成了他的心理需求,鲁彦希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的家庭存在很大问题,丈夫总是指责妻子,而脾气火爆的妻子更是一点就着,一吵架就闹离婚。
从鲁彦希有记忆起,父母就总是在争吵,甚至都动过菜刀,而这种争吵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他们这些行为从来没想过避开孩子,也没想过会给儿子带来多大伤害。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鲁彦希一接触到游戏,立刻就陷了进去。
因为游戏能让他感受到快乐,这是他在家庭生活中基本上感受不到的。与其说他沉迷游戏,不如说他沉迷的是这种快乐。
舅舅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立刻对姐姐姐夫提出建议,二人这才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全家一起签订了一份家庭公约,互相写下自己的心里话,也定下了各自的目标。
在这份公约的约束下,每个人都开始改变,夫妻俩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家庭的气氛渐渐变得融洽。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鲁彦希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学期内,他从年级514升到85,他不仅戒除了网瘾,生活上、学习上都突飞猛进,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鲁彦希了。
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并解决问题的家长,才是真正的好家长。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