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孩子是我儿子的同学(化名小杰),妈妈是我的闺蜜(化名杰妈)。
杰妈是70年代的独生女,父母都是大学教授,97年毕业从西安到深圳。23年来,事业顺利,个人生活打理得井然有条。怎么看,都是一个美丽、自信、优雅的成功女性。但熟悉她的人才知道,她常常为孩子的教育所困惑,尤其是大儿子11岁了,经常会因为各种情绪不想去上学。最近的一次厌学时间延续半年之久。
痛定思痛,杰妈决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引领儿子走出困局。最终,她成功了。应她的期望,她想把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我根据她的故事改编了此文。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惑的家庭。
?1、美丽、知性的成功女性背后的苦恼:不愿上学的孩子
去年10月,小杰再次出现厌学,不愿去学校的情况。不仅如此,杰妈还发现孩子已经有了抑郁倾向。于是她强忍着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经常留在家中陪伴儿子。有些无法直接表达的话,她就通过书信的形式和儿子沟通。
“亲爱的米宝,今天是周四,外面阳光明媚,走在去人才公园的路上,和你手牵手,轻柔暖暖的微风拂面,很想与你一起舒展折皱的心情,感受这世界存在着许多美好,绿树、红花,在即将立冬的深圳……
尽管自10月28日以来,你没有再去学校上学,但妈妈看到你仍然在努力调整,并尽力去做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不赖床睡懒觉,自己看书,自学,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晾衣、整理、帮弟弟完成乐高积木,去好朋友家做作业和运动玩耍……
目前遇到的这个状况,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的一个小小的涟漪而已,妈妈一定陪你好好的迈过去,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你说是吗……
不知是妈妈说的哪句话引起你的不开心就独自走开了,我当时正在给你买乒乓球拍,再抬头你就已经走远了,宝贝,妈妈希望你有不开心就说出来,像之前一样,不要在外面独自走开,妈妈会担心,好吗……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希望你永远记得:你很重要!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妈妈很爱你,永远都爱!”
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万千情绪,担心、失落、无助、隐忍、包容、坚强、希冀……我知道最初的她很想抚慰儿子,当然也想抚慰自己。
那么她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呢?
?2、心得一:坚定地相信孩子,这是一切成长的原动力
如何让一个屡屡休学的孩子走进学校?我想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杰妈告诉我,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信念。坚定地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一切都会好起来。
毛泽东曾问喜饶嘉措大师:“佛教说人有轮回,怎样才能让人相信呢?”大师问道:“今天你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
毛泽东说:“看不见。”大师又问:“那你相信明天会有太阳吗?”
毛泽东笑着说:“我明白了!"
人生总是先相信,后看见!相信,是一个人最大的生命资源,让人有力量行动起来去寻求各种资源和支持,去学习、成长、改变。
就像杰妈在那般无助的情况下,也会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你是个有上进心、不怕困难,不轻易认输的孩子。这只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一个小小的涟漪。
?3、心得二:培养自信心,重塑孩子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杰妈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都要做到肯定孩子的情绪,肯定好的动机,做得好的地方,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加强孩子的正向感觉,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所在。”
- “妈妈,我是不是很糟糕?”
一大早起床,小杰发现自己感冒了……尿床了,衣服被子全湿了。他带着哭腔地问:“妈妈,我是不是很糟糕?”
通常来说,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都会觉得很火大。但是杰妈为儿子专门学了家庭教育的课程,她明白孩子已经开始“自我否定”了,父母该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正向感觉,而不是继续打压、责怪。
于是杰妈没有埋怨。反而找出事件中的积极部分,对孩子进行了肯定。
“妈妈知道你因为尿床挺难过自责的。但是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而且你已经很久没有尿床了呢。也可能是你昨天晚上睡觉前喝了奶茶,白天也太累了。”
没想到这一次,小杰情绪很快就平稳了很多。还跟杰妈说,“我下次会注意的。”
在杰妈的鼓励下,小杰显得更加心态积极起来,从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上关注到更多积极的部分。他说:“我今天尿床了,反而让我早早就醒了,一会儿我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以前我尿床会很紧张,大呼小叫、鸡飞狗跳地要你去洗床单。我发现这一次,情绪没有那么糟糕呢!”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看到,面对一件糟糕的事情,父母的情绪能够保持稳定,就能够带给孩子稳定、积极的情绪,把事物引导至好的方向发展。
杰妈说,最近他一直在写“肯定日记”,这是自我心理建设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孩子也很喜欢看。
- 用爱唤醒儿子的一天
疫情期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面临早起上课的挑战。杰妈也想和儿子探讨一下:早上怎么起床会大家都准时、轻松、开心呢?
小杰说:“你都不是用爱来叫我的,怎么可能叫醒呢?”
杰妈恍然大悟,接着问:“怎么才是用爱叫醒呢?”
小杰说:“比如给我做做按摩,在我背上做下披萨啊、毛毛虫啊!”
原来,爱才是唤醒儿子一天最好的方式。
爱因斯坦曾在给女儿的信中说:〝爱〞是宇宙中最巨大力量。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父母和孩子的亲子连接。我想,每一个孩子,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会渴望被父母关注,被认可、被呵护,被无条件地爱着。
杰妈说,她因为学会了肯定,会看到孩子更多的优点和进步。比如,网课在家上课期间,他看到孩子的自律能力越来越强,能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定闹钟起床,独自做饭。与同学的互动也越来越积极,比如,成为班级QQ群主,创建群规则,锻炼合作管理能力等等。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缺乏在学校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恰恰就能在这两点上解决孩子的痛点。
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就会对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产生成就感。能改善和同学的关系,和同学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就能让他对一个集体产生归属感。
?4、心得三:家校合力,共筑健康有爱的教育铁三角
引领孩子的成长,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这两种力量能够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正向引导自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杰妈说,作为家长,以前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因为工作忙,一直都疏于和老师的沟通。直到孩子频繁出现厌学事故后,才开始慢慢意识到要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多交流沟通。多方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也跟老师说明家里的情况。
- 从“抗拒写作文”到“无障碍写作文”
小杰一直很抗拒写作文,一碰到作文的作业压力就很大,经常完不成。完不成作业、怕老师批评,也是导致他不敢去上学的原因之一。
于是杰妈就帮助孩子一起探讨主题,梳理写作思路。还找一些同题材的优秀作文来跟孩子一起赏析,让孩子仿写。
一开始小杰担心自己若是写得太好,老师会认为他是抄的。杰妈把这个情况如实和老师反馈,还把原文发给老师做对比。获得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小杰的不安情绪也打消了,反倒不那么畏惧写作文了。
语文老师还贴心地建议小杰可以尝试用语音讲出内容,再转成文字,整理成作文。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这个方法,小杰很是受用。
果真家校合力的效果,不同凡响。
也许是被杰妈的努力感动了,学校的老师们对小杰休学这件事给予了很多理解和帮助。在小杰复课之前,班主任给孩子送喜欢的玩具,拉着孩子帮忙做课件小程序,复课之后请孩子每天帮忙做体温统计……这些都增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5、心得四: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杰妈一直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妈妈。
几年来,为了解决教育孩子的困惑,她一直不断地学习各种育儿、家庭教育的知识。读教育类的专业书籍肯定是少不了。除此之外,她还花费数万元去参加各种家庭教育的培训,带儿子接受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测试。
个中的用心和付出,可见一斑。
每一份诚意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应该有回报。
杰妈是个女强人,她用她不服输的态度不断地寻找解决办法,觉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坚强面对。但杰妈又是柔软的。她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和、包容,来温暖孩子的内心。杰妈正是在“刚柔并济”中前行,才能引领孩子不断地跨越心理的障碍。
任何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折射出父母的问题。如果想改变孩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杰妈说:“当我不断刷新自己的固有认知,当我转换视角,用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看待世界时,我就在不断地拓展自己能力的边界。当我更深地挖掘自己,改变自己时,我才发现原来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孩子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我自我蜕变、收获成就感的过程。”
也许是工作太过忙碌,也许是教育理念有分歧,杰妈和老公的关系一直比较淡。但是通过学习和自省,她意识到家庭和睦对孩子健康成长、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所以努力尝试和老公沟通,同样用肯定法试着接纳、看见老公做得好的地方。
?写在最后:
回首这几年育儿的坎坷之路,杰妈从最初的迷茫、痛苦、煎熬,到如今的淡定、从容和坚信。对孩子的爱,从最初的一厢情愿,变成专业、智慧、有定力、有方法的爱。 我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正能量。
因为有爱,奇迹才能发生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因为有爱,你才能把一切问题看成是成长自己的资源。就像杰妈说,这次疫情尽管让全世界损失惨重,但却也给了她充裕的时间,去关注身边的人,陪伴孩子的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