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学习?
一方面,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是本能的,有生存的欲望就会有学习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都是爱学习的,也都是会学习的。
另一方面,孩子出于生存需要的、自发的学习动机并不能延伸到学校,因为学校的学习是被安排的,从一开始就缺乏自发的机会。学校的学习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这一切都与孩子自发的内在动机不吻合。内在动机也是人人不同的,学校教育越标准、越统一,越不能吻合个体动机。常规的学校教育既然不能满足内在动机的个体化需求,于是就建立了一套外部动机系统,用考试、奖惩等机制驱动学生。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以学习为乐趣,既好学又乐学。那么,内在动机是什么?有什么属性?怎样获得?内在动机是不可教的,它源于生存的需要和命运的安排。乐学的死敌是目的性。如果目的性太强,不能满足个体性和自发性,学校就培养不出学生的内在动机,甚至还会损坏本来存在的与生俱来的学习动机。比如教育没能建立起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那么就像胃动力不足一样,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不足。简言之,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其内在动机将无处安放;而一个过于自我的孩子,其内在动机又被欲望占据,就像得了脂肪肝一样。
所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作为家长,不要过于迷信“内在学习动机”,它固然有能够带来学习自主性和学习高效性的优势,却也有动机不稳定、随性、单一的劣势。外部动机最大的问题是消除了人的主体性。不管是学校给的考试压力,还是家庭赋予的改变命运的压力,或者是来源于父母虚荣心的压力,学生都是在作为工具完成他人的使命,从而也完成了自己被安排的使命。
那么,真正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什么呢?如何获得呢?简言之:在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产生成就感。
造物主给孩子准备了许多学习的基本能力,比如记忆力、观察力、感受力、创造力、勇气、好奇心等,成人总是惊叹于婴儿的成长力,可等孩子长大后上学了,就开始对孩子产生各种不满了。上学后,孩子开始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复杂的学问了,成人以为聪明的孩子加上负责的老师,就应该一往无前。其实,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是开疆拓土的事业。
家长不要执念于快乐学习和玩中学的诱惑,那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执念于此会助长思维的懒惰——应试的勤奋也同样会助长思维的懒惰。然而,学习虽有困难,也是充满乐趣的,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式的乐趣。学到新知,解了疑惑,理解了现象背后的原理,认识了自己的内心,了解了别人……都是让人快乐的。所有的深度快乐都是在与困难相处中获得的。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