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关键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当其冲,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要养成独立记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收拾书包的习惯。
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记录本,要求孩子把当天的作业记在小本本儿上,孩子回家后,对照记录本,把老师留的作业一条一条按时完成。而后家长对照当天作业一条一条认真检查,错的地方及时纠正。接下来就让孩子按照第二天的课程表安排,收拾整理应带书籍及学习用具。
2、要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
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要求孩子把平时测试的错题摘抄下来,并及时把错题弄会弄懂,不留饥荒。
3、要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家长引导孩子预习第二天老师要讲知识,看看自己哪个知识点明白,哪个不明白,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等老师讲时注意听。家长要求孩子定期对整章整节知识进行复习,并重点对模糊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直到明白为止。
4、要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给孩子制定一个适合孩子本身的计划。比如孩子擅长跳舞,那么计划一下每周什么时间练跳舞,每天放学后都做什么?几点熄灯睡觉?几点起床?什么时间预习?什么时间阅读?什么时间锻炼?……计划制订后,张贴学习桌旁,并按照这样计划认真执行。当然,如果计划不适合孩子,可以适时调整。但要切记,必然严格执行制订的计划。
5、要养成阅读并写日志的习惯。
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学抓起。家长给孩子买些励志、爱国等方面的书,并要求孩子一天读多少页,并写下读书心得,或把每天见到的人、物、事、景,用语言整理在日志本上,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6、要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雷厉风行的性格。这种格的养成也是从孩童时代抓起,家长要求孩子做某事时,孩子应该马上去做,决不允出现拖踏现象。
7、要养成与孩子时常沟通的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社会对人生还处在陌生阶段。家长要时常给孩讲些与老师、同学怎样交往,并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时问问有没有与班里同学发生不愉快事情,并告诉孩子怎样处理?……只有通过沟通,家长才能知道孩子在哪方面出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我们每个家长所期望的,如果想让自己孩子有一个美好前程,家长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