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 不见得是厌学
孩子可能有“分离焦虑症” 需要关怀和治疗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
一年级下学期开学仅三周,小华就不愿意去上学了。家人认为他是“厌学”。然而,心理咨询老师经过详细询问后,却发现病因是“分离焦虑症”。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理问题?家长该如何对症下药,让孩子跨越心理障碍,从而受益终身呢?
7岁的小华是家中独子,从小就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个性开朗,在幼儿园还担任劳动委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小华就和奶奶说不愿意上学,在学校会想念妈妈和奶奶。为此总是在校门口哭闹,不愿意进校门,或者以“肚子痛”等理由推托要回家。
起初父母很担心小华的身体,因为他自小较瘦弱,但每次去医院检查身体,都没什么症状,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他就是通过各种理由逃避上学。”
老师的描述跟家长类似。从刚上小学时的表现乖巧,到渐渐不爱说话,经常趴在桌子上对着书本涂涂画画,也不和别的小朋友沟通,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开始哭泣或吵着要回家。于是,他更难交到朋友了。
据咨询赖老师观察, 小华跟人说话时总是低头,不习惯正视别人。只要家人不陪伴在旁,他就会很敏感。因此,他每次进校门都会表现出迟疑,脸上呈现出无限的委屈、难过、不情愿等,严重时则更通过哭闹来表达情绪。
评估:少儿多发“分离焦虑症”
李杨丽指出,小华身体健康,排除其隐含着精神或神经方面的疾病。因为典型症状仅出现了3个月左右,并未超过半年,“根据初步诊断来看,这属于心理问题。”平常人会归因为“厌学”,其实是由于不愿意和家人分开,和一般所谓“厌学”有本质区别,应属于“分离焦虑症”。
何谓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指儿童在与最亲近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以此来抗拒分离。实际上,这是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例如生活中的婴幼儿,发现父母不在视野范围内就会用哭闹、喊叫等方式引起别人注意,希望亲近的人可以及时出现。
一般而言,许多儿童在刚上幼儿园或小学时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症状。赖老师指出,小华在一年级上学期并没有出现分离焦虑症,但是在下学期出现了,一方面是因为某次的体育课同学们说他太瘦弱,做操动作不够规范,导致其认为同学在取笑他;另一方面是妈妈和奶奶习惯对其妥协,每次只要遇到想逃避上学,都会通过满足其某些方面的要求“哄骗”其来学校,所以小华的心理状况才会越来越严重。
赖老师说,基于小华的以上症状,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严格制定相关咨询辅导计划。首先,要有人文主义精神,给予小华多一些信任,相信其可以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其次,要密切和其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咨询师的工作,改善自己的教育引导方式;最后,运用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疗法,从问题的本质入手,改变小华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1
先定一个小目标
根据小华的现状和咨询师对其的各项诊断,同时和其监护人协商后,制定了两个小目标。
短期目标:能让其在脱离父母视线范围内进入学校,并且减少其哭泣的次数,独立在学校学习或活动。长期目标:培养其抗压和受挫能力。
赖老师表示,小华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但是由于其内心极其敏感,想克制自己的这种“不肯独立上学”的坏情绪,但又怕自己克制不了,导致让家人失望。在这种纠结中,小华的焦虑越来越严重。
因此,赖老师建议多点耐心,让小华慢慢树立起自信心,再运用正面情绪强化,一步步地让其能够通过自身力量克服这种焦虑。
2
13周改变成长轨迹
“历经13周的咨询和辅导,小华的心理已逐渐趋向于正常儿童水平。”赖老师多次和其班主任了解小华的情况,班主任对于小华这几周来的表现相当满意,还让小华担任班级劳动委员一职。同时小华妈妈也欣慰地感谢李老师对小华的辅导。
小华现在可以独立自主去上学,有时妈妈送其上学他还会主动和妈妈道别,遇到下雨天时还会叮嘱妈妈开车注意安全。
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小华值日工作受到了班级同学的一致好评,在期末评优时,被全班投票表决推选为“劳动积极分子”。
看到小华如此大的转变,作为咨询师的赖老师“甚是骄傲”——因为这改变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跨越这个“分离焦虑”的心理障碍,小华将受益终身。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