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厌学行为是怎样形成的?
厌学,顾名思义,讨厌学习,讨厌本质是一种情绪,表现出来的是行为。现实中厌学的学生比比皆是,这其中,最多的是潜意识的条件性厌学情绪,如果看懂了这种厌学情绪,给出科学解决的方法,将有大量学生具有自主高效的学习状态。
条件性厌学情绪,指的是学生深深知道学习的用途,也想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但一到学习的时候就控制不住的烦躁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分心走神,磨蹭拖拉,知道不应该这样,但自己难以控制。很多家长看到的时候孩子磨磨蹭蹭,消极怠工,一会喝水、一会厕所,就着急,觉得孩子不懂事,时间这么宝贵,为什么不知道珍惜时间。
这种厌学情绪是后天某些经历形成的,和家庭教育有关。以一个女孩物理成绩差为例,家长不懂学习方面的知识,说女孩不是学物理的料,在遇到学习物理困难的时候,想到别人说物理难,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就出现焦虑情绪,人在焦虑的时候思维缓慢,记忆力不好,成绩下降,就会坚信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等,以后一学物理就焦虑,状态就不好,形成了学习障碍。其他的数学不好,化学不好,地理不好都是类似的原理。
条件性厌学情绪是后天形成的,可以通过技术干预消除。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