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家长怎么办?
一位家长留言称“孩子高一,我是软的硬的都来了一遍,就是不学,求赐教?”,这似乎是在证明“教育孩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首先,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家长所使用的“软的”和“硬的”究竟是指什么呢?这个问题十分关键,没弄清楚就不会知道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问题所在。
这位家长也没有进一步地说明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只能先谈谈普遍意义的“软的”和“硬的”。
所谓“软的”,通常来讲,是指一种“柔和的教育手段”。包括正面的、积极的方式,比如鼓励、表扬、劝谏、暗示、寄语、期待等等;也包括负面的、消极的方式,比如批评、责怪、教训、辱骂、赌气、冷落等等。
这位家长可以对照看看,“软的”手段是否都真正用过了?“软的”手段其实多种多样,如果家长真正去研究过、使用过这些方法了,肯定会知道这些方法的妙用。
所谓“硬的”,一般是指一种“激烈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主要是指“殴打”,进行身体上的接触,用带给孩子身体伤害的方式希望来改变孩子。这就是文化传统中的“棍棒教育”。
具体说来,“棍棒教育”主要包括打手板、打屁股、扇耳光已经拳脚相加。前两种是合理的“棍棒教育”,后两种是不合理的“棍棒教育”。
“棍棒教育”曾经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家长在使用时必须十分谨慎,不可滥用。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位家长“软硬兼施”而没有效果的原因主要有:
- 1.可能是“硬的”手段要多于“软的”手段,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
- 2.“软的”手段比较单一,并且往往是在“硬的”手段使用无效之后,才迫不得已使用“软的手段”,让孩子早已对父母的“手段”产生了免疫力;
- 3.平时对孩子缺乏“滋润”,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立即出来“使用手段”,让孩子只看到了父母的“凶狠”,而看不到父母的“关爱”。
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的一些原因,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们专门从“教育方式方法”这个角度来讨论“效果”这个问题。下面,我推荐几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第一:投其所好,了解孩子;趁热打铁,获取信任
当孩子“油盐不进”的时候,家长也无需担忧,并非孩子无可救药,而只是你还没有找到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从家长所提供的信息来看,家长大部分时间所使用的是“单向沟通”,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然后用自己的思维去“强制”孩子,这种教育肯定难以奏效。
作为高一的孩子,十四五岁,如果家长加大重视力度,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及时地干预呵护和扭转教育,一切都还不算晚,孩子依然可以长大成才。
很多时候,家长需要用“孩子的方式”才能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这就是专家们所说的“和孩子做朋友”。要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先走进孩子的内心,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你就必须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包括了解他的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理想、愿望、性格、心理等内容,“投其所好”是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一种很好方式。
用孩子喜欢的话题和孩子进行沟通,孩子自然很难拒绝,家长趁热打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来取得孩子的信任,只要孩子开始信任你这个家长了,那么沟通就会逐渐地变得更加“有效”。
第二:“惩戒教育”要把握好使用时机
传统教育中有一个理念叫做“黄荆棍子出好人”,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奏效的。但是在今天的现代教育环境之下,这种理念受到了质疑。
“黄荆棍子究竟能不能出好人”?这个问题关涉到家长所使用的“硬的”手段是否有效,是否合理。在今天的教育语境中,“黄荆棍子”代表着“惩戒教育”。近些年,“惩戒教育”一度被否定,但是,现在国家又开始正视、重视“惩戒教育”了。
这说明,“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有效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要让“惩戒教育”变得有效,就必须要注意使用的方式方法,“惩戒教育”不能滥用。这位家长可能就是滥用了“惩戒教育”,最终让孩子反而对“硬式惩戒”产生了免疫力。这样的教育肯定无效。
所谓“注意使用的方式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使用时机”。这就是说,在该使用“硬的”时,你不能使用“软的”;该使用“软的”时,你不能使用“硬的”。一句话,该软则软,当硬则硬。
那么,家长可能又会问:“什么时候该软?”“什么时候该硬呢?”这个肯定要家长自己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为家长们提供几条规律:
1.对“小错”“鲜错”应当使用柔和的教育手段。
“小错”是指性质轻微、无伤大雅的一些错误,“鲜错”是指偶尔会犯、意料之外的一种错误。这些错误家长在处理时采用柔和的教育方式比较恰当,不宜用激烈的手段进行教育,否则,一方面会激化矛盾,另一方面,当孩子犯更严重错误时,家长将面临“无计可施”的境地。
注意事项:家长尽量使用正面的、积极的教育手段,比如鼓励、表扬、劝谏、暗示、寄语、期待等等。
2.对“大错”“特错”必须使用强硬的教育手段。
“大错”“特错”都是指一些性质恶劣,触犯了红线、底线的错误行为。面对这种原则性的问题,父母一定不要心软,此时坚决使用强硬手段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孩子,而且,在这个时候来教训孩子,他根本都不敢反抗。因为他自己都知道“理亏”,怎敢反抗?
注意事项:家长在动手教训自己的孩子之前,有一个环节必须要先完成:那就是给孩子指出“错误之处在哪里?”“危害之处在哪里?”“性质严重之处在哪里?”这是一个“讲危害”的环节,讲完之后再动手,孩子保证服服帖帖的。
3.对“重复犯错”“累计犯错”应当适度使用强硬的教育手段。
“重复犯错”“累计犯错”,用我们教育行业的术语叫做“屡教不改”。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情况,我也建议家长使用“硬式手段”来进行教育。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屡教不改”的情况?那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位行为以及这个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其中有可能是无意的,但也有可能是有意的。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家长都必须对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施以重拳。对于心性十分顽劣的孩子,必须用这种“硬式手段”来迫使孩子进行改变。如果孩子的这种“顽劣”得不到及时改变,长大后必成“废物”。这就是文化传统中所说的“黄荆棍子出好人”。
注意事项:家长使用“硬式手段”教训孩子之后,必须要及时的安慰孩子,以不致于使孩子产生绝望的心理和冲动的行为。安慰的方式可以是父亲自己去,也可以是妈妈去。当然也要切记“过于粗暴”。
4.不同年龄,使用的教育手段应当有所区别。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家长使用的教育手段应该有所区别。
0——3岁,不宜使用“硬式教育”打骂孩子,这样会惊吓到孩子;
3——8岁,这是使用“硬式教育”手段的最佳年龄;
8岁以上采用“打骂方式”,就要考虑到孩子的“面子问题”了。
高一的孩子处于14—15岁之间,那么如果犯了严重错误,家长在采用“硬式教育”的时候也有考虑场合,尽量留给孩子一些面子。
总得来说,高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不是犯了非常非常严重的错误,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棍棒教育”的,多采用“正面教育”。所谓“正面教育”,是指家长结合赏识、认可、表扬、规则和说理对孩子进行管教。
注意事项:针对男孩子和女孩子,家长的教育手段也应该有所区别。男孩子往往会从挫折中得到成长,所以在犯重大错误时可以采用“硬式手段”进行教育;而女孩子因为其面子薄,自尊心又强,内心敏感,所以父母在其犯错时应该主要以“软式教育”(温和的教育手段)为主。
第三:所谓“软硬兼施”,是多种教育手段的配合使用。
这位家长所说的“软的硬的都来了一遍”,实际上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软硬兼施”。但是,我们对“软硬兼施”的理解不应该单一化、狭隘化,而应该进可能的丰富化、全面化。
在我看来,所谓的“软硬兼施”,除开上文我们说到的“温和的教育手段”和“激烈的教育手段”外,还包括“哄”“骗”“吓”三种手段。
1.“哄”:所谓的“哄”,实际上就是“宽慰”和“安抚”。主要用在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好或者接受过一顿严厉批评、教训之后,爸爸或妈妈及时地用关心、疼爱的语言来宽慰、安抚孩子。
2.“骗”:所谓“骗”,实际上就是“善意的谎言”。主要包括两种类别:一是“故意夸大孩子的能力或成绩”,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二是“故意夸大父母的劳动付出”,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难处。
3.“吓”:所谓“吓”,实际上就是“威慑”,一种“结果威慑”。孩子屡次犯错或者触犯了一些原则性问题时,父母可以用一用这种“结果威慑”。将某种行为的“严重后果”,提前告诉或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明白,这不是他所应该走下去的道路。我所工作的这所高中学校,每一年都会由政教处组织、安排一些非常调皮的学生到“少年看守所”去“参观学习”,这种“参观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结果威慑”。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灵魂的“唤醒”。所以,在这种目标之下,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达成这种目标是必须的。基于这种认识,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其“教育板眼”就应该远远要高明于孩子才行。
如果一个家长的“教育板眼”还不如孩子那样丰富多样,那样古灵精怪,那么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反而可能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反而会遭致来自孩子的鄙视、责怪、抵触,甚至辱骂。
当然,我所说的“哄”“骗”“吓”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能够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掉错误,采用适当程度的“哄骗吓”方式,或许还能够达到一种意料不到的效果。
第四:必要的时候施以“情感教育”,用渲染的情感去感化孩子
孩子无论多么调皮,他都是有情感的吧?不要以为孩子们会“无情无义”,他们在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其实是最讲究“义气”的。
调皮的孩子也有情感。家长在冷冰、严肃的教育方式之外,如果适时地采用一些“情感教育”,用“父爱”“母爱”“亲情”等内容来感化孩子,孩子总会为父母的付出、牺牲、良苦用心而有所感触,最终达到转化教育孩子的目的。
1.在“棍棒教育”之后,必须由父亲或母亲来一次时间较长的“情感教育”,以让孩子明白父母惩罚他的目的:不是针对孩子本身,而是针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2.借用网上的新闻、身边的故事,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等观念。
3.采用“七擒七纵”的策略,抓住孩子的问题,然后饶他一次,再犯之后又抓住,然后又饶他一次,每次饶他的时候都用“宽容的语言”和“信任的口吻”跟他说,等到三五次之后,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反抗”了,不好意思再犯错了。
“情感教育”就像生活的润滑剂,它能够对严肃的、简单的生活进行调节。但家长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时,切莫把“情感教育”使用成“情感惩罚”。
“情感惩罚”是指通过这情感上抑制自己对孩子的爱,以达到对孩子进行惩罚和管教的目的。很多家长用“拒绝和孩子说话”的方式来惩罚孩子,这就是典型的“情感惩罚”。“情感惩罚”会让孩子们产生很多“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最终孩子容易滑向两个极端:自卑或自负。
第五:学会使用“经济手段”,让孩子无法脱离父母孤立成长
世界上的大国,以美国为代表,他们常常会惩罚那些不听话的国家,主要手段就包括“经济制裁”和“武力介入”两种。其中的“经济制裁”,就是以限制投资、缩小进口、提高关税、减少资助等方式来达到“最终使对方听话”的结果。
这种“经济手段”其实也可以用到教育领域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从未考虑过“经济手段”。孩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适度地使用“经济手段”来教育孩子,往往能逃出“不是纵容就是惩罚”的藩篱。
1.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每一笔“消费”都理解为一次“投资”,每一次“投资”都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这次“投资”所期待获得的“回报”。
我的一个同事妈妈,她每一次给孩子寄生活费都会提出一个要求:要么是“不要乱花,回来向我报账”,要么是“期末时给我带一个好成绩回来”。虽然这个同事妈妈所提出的要求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提了要求总比不提要求好,这些要求会尽可能地去约束、激励孩子。
2.父母在给自己孩子钱花时,可以来个“约法三章”,先让孩子做出某种承诺,然后用这种承诺来来监督孩子。
切不可让孩子养成“无条件索取”的思维习惯,向父母伸手要钱时必须要给出原因和充分的理由,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经济开支”必须予以阻止。
3.当孩子不断犯错而又不听劝告时,家长可以适当程度地用“减少开支”的方式来警告孩子,孩子要像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经济资源”时,就必须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高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比较调皮,不太听话,那么可以偶尔地来一次“经济制裁”试试。不听劝告,削减零花钱,不改正错误,少买一件衣服,不认真学习,甭考虑买手机,等等。孩子在哪方面最有“花钱的需要”,家长就可以孩子这个方面进行适当地削减开支,甚至停止开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决不能任性而为,良好的表现会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
结束语:
当孩子调皮得“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时,总结起来,要有两个策略:第一,找到原因,对症下药;第二,方法多样,智慧实施。本文就是从“方法多样”这个角度,来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有关教育手段的参考和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