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上学之后,检验他们学习成果最直观的就是考试分数,身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理性的去对待孩子的分数呢?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家庭因为孩子的考试分数而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矛盾和战争,从而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隔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分数本无可厚非,但是并非每一位家长都能将自己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有调查表明目前社会上,家长对孩子学习分数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有很多问题爆发出来。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家庭关系的稳定。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分数采取理性的判断和对待的话,不仅能够对孩子学习产生很大的动力,还能够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分数认识的误区有以下两方面:
1. 片面夸大分数的功能
用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成为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家长看到孩子这次考试分数比上一次要高的时候,就喜上眉梢,认为这是孩子学习下功夫的结果,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爱学习了,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好了,于是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更有甚者会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提高了就对他们放松了要求,从而对孩子的缺点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之孩子成绩下降了一点,就开始看他们哪里都不顺眼,觉得孩子将来前途无望,没出息不争气,枉费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还有辛苦教育。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让自己失望,甚至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上面都有问题,在学校的表现肯定也不好,因此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过激的语言,失去耐心甚至会打骂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更不应该把孩子的分数当成炫耀的资本,如果孩子得了高分就觉得光彩有面子很自豪,如果分数不如人就会觉得丢脸。不能用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思想品质,性格,修养,身体素质等等全方位的发展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等客观存在,无疑会形成孩子负面性格形成的压力,导致有的孩子在获取高分无望的情况下,采取了很多极端的行为。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学习反而会影响孩子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
2. 机械片面的分析孩子的分数
因为片面分析所以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是孩子不完全了解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孩子分数的高低。
有的家长机械的比较同一门学科前后几次考试的得分多少,以此来判断孩子这个学科的学习好坏。也有的家长机械的比较同一次考试中几门学科分数的高低,想要从中发现孩子学习的弱点。
有许多家长在学期初规定孩子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本学期学习的“硬”指标,要求孩子完成会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分析分数,被表面现象迷惑走入学习误区,最终使家长和孩子都被误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仅仅因为一次的分数下滑就否认孩子学习的进步,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仅仅依据某一次分数的表面分析来指导孩子学习时间精力的分配,无疑会使孩子忽视学习的困难,从而得不到真正的帮助,让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错过解决的最佳良机。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分数从而充分发挥分数的功能,让分数成为促进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呢?
1. 了解考试目的
考试的目的不同,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就不同,就各学科而言有摸底测试,总结性测试,专项测试,注重知识水平的测试,还有偏重于能力发展的测试等等。
家长只有先弄清楚考试的目的,才能看出测试反应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在偏重于测试知识记忆的考试中分数比较高,而在偏重于知识运用的考试中分数就会降低,家长就不能简单的以每次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孩子的学习是退步还是进步,从而忽略了孩子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
2. 认真分析成绩
成绩的高低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家长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这个分数的结果,只有对分数的真实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依据这一次来修正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善于从分数的高低中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以充分发挥分数的功能。当孩子学习成绩进步的时候,家长的肯定和表扬,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当孩子学习成绩退步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帮助而不是指责。
从孩子诸多的不足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其实最能体现家长的教育水平。即使孩子某一次考试结果一团糟,其中就没有进步的点值得表扬吗?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绩,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相信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迎头赶上,考出好成绩。
不能只是因为考试成绩而否定孩子的可塑性,扑灭孩子的希望之火,让其自暴自弃。只有家长能够科学的分析分数,并能对孩子分数的高低采取明智的态度,才能够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聪明的家长在孩子考试成功的时候都会提醒他们不要骄傲,不要轻浮,要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迎接更艰巨的挑战。
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首先要给孩子给予他们最渴望的安慰,接下来就是鼓励,并且帮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树立孩子不怕困难,迎头赶上的勇气,这样孩子才能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关心他的父母。
希望孩子们都能在家长明智而智慧的教育中考出理想的分数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家庭氛围更加幸福。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