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今年10月10日为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健康沈阳》组织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撰写科普稿件,旨在帮助精神疾病类患者树立健康信心,乐享快乐人生。本篇为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暨沈阳市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永柏教授撰写的《如果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的直接后果是学习成绩下降,被动学习,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得不到乐趣,会采用其它方法弥补生活的空虚,逃学、上网、早恋、甚至结交社会不良同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些所造成的损害比厌学本身更严重。
厌学影响学习要素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地说,影响学习的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心理因素、学习动机等。
1.首先是学习能力
部分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智力低下,他们的学习能力自然不如他人;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儿童虽然智力在正常范围,但学习阅读、写作或计算方面有困难,医学上称之为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由于大脑的某个掌管阅读、写作或计算的部位发育异常有关,对这部分学生,如果一味按照正常孩子要求他们,而他们力所不能及,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放弃学习。
2.其次是心理因素
学习是一种需要调动大脑能量,运用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最常见的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基本缺陷是大脑皮层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计划性差。
焦虑症:因为焦虑不安、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抑郁症:大脑皮层被抑制,听不进、学不进,对于学习成绩下降非常着急,觉得学习不好就一切都完了,也会选择逃避。
3.再次是学习动机
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学习的心理动因,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推动作用。
外部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奖励或荣誉,由社会的要求、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赞许、伙伴的认可、获得荣誉称号、报考理想的学校、追求令人向往的社会地位等激发而来,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可变性。
内部动机所引起的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由兴趣、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观、责任感、荣誉感等内在因素转化来的,与外部动机相比,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年幼儿童以外部动机和近景动机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和自主性的提高逐步转化为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受损是中小学生厌学的关键因素。轻者消极怠工,缺乏进取,重者完全放弃学习。常见原因有:一是学业失败;二是制定目标不合理;三是学习疲劳。
如果发现孩子厌学,家长应该这样做
第一、找儿童心理医生咨询,清醒认识到孩子先天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发现孩子因发育性问题导致学习能力受损,应该给予特殊教育,对这些孩子应该降低标准,因材施教,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只要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学习,就要予以肯定。
第二、到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筛查影响学习的儿童心理疾病进行及时治疗。比如对于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虽然小学成绩还过得去,但要清醒认识初中一年级这个关键期,坚持服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争取第一年不掉队,保持自信,打好基础。对于焦虑、抑郁或患有其它心理疾病的孩子,也要采用相应对症治疗。
第三、对于孩子是因学习动机受损而导致厌学,应采取综合措施尽早干预。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学习目标:虽然大多数孩子智力在正常范围,但智力和能力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也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制订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与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据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制订适合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他”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树顶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已经受损,目标就更要低起点,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年幼的孩子,在学习中增加趣味性,通过奖励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要与老师配合,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闪光点”,在他现有基础上,只要略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外部动机,再强化内部动机;
3.科学用脑、改变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疲劳的孩子,提倡科学用脑,每天要有一定运动和从事有兴趣活动的时间,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主动性;
4.提高应对挫折能力: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学习压力、避免挫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例如考试失利是积极寻找原因还是消极自怨自艾?没考上理想学校是适应现在学校努力进取,还是自暴自弃熬过这几年?这些都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得到矫正。
总之,厌学的原因有着复杂的心理背景,是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无论属于哪种情况,我们都要从激发学习动机为主来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从而帮助孩子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王永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暨沈阳市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儿童心理卫生科系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发育行为儿科协作组常务委员,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委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学生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导师”。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20余年,精通精神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尤其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多动性障碍、儿童抽动障碍、儿童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厌学问题、网络成瘾问题等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