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年9月份要开学的时候,对于新入学孩子家长来说,是件很头疼又很纠结的一件事。原因是家长面临把孩子送到哪所学校哪个班读书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和好老师。当然,一所好学校也要有一名好校长和一些好老师才行。
最近这几年,教育部门发现择校择班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禁止新入学的孩子择校择班,即便如此,仍然存在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和班级。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只能遵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按照“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的原则,把孩子交给学校进行统一安排,作为家长没有实现自己的择校择班心愿,往往都心有不甘。
家长的心情都能理解,毕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学习环境好,再遇到一名好老师对他们的成长有诸多好处。曾经有人感慨: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扼杀一个天才。这句话可能说的有些严重,但不可否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家长既然无法掌控孩子上哪个班级,就只能靠运气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可是,有的家长不放心,还是想知道教孩子的老师到底怎么样。想知道也不难,只要经常听一听孩子对老师的评价,就能了解得差不多。如果教孩子的老师有如下表现,孩子的成绩基本上要下降。
课堂纪律涣散,老师管不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听到孩子说:“老师管不了我们班同学,上课时,纪律可不好了。”假如孩子对老师有这样的评价,往往说明老师管理班级能力差,压不住课堂,所以才出现课堂纪律涣散。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老师不敢管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都不行,讲道理他们又不听。那么,同样的教育背景下,为什么有的老师就能把班级管好,班风正,学习气氛浓,这就说明了能力问题。
有研究表明: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影响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失去效能,转而会被长时间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其他个体行为所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以及年龄增长而持续加强。
所以,混乱的班级,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肯定会带来影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向我们说明了孩子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优秀的老师非常重视班级管理,他们信奉“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在接手新班级时,通常在第一年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目的是把班级管理成形后,以后管理能轻松一些,学生听课效果才会更好。
老师不能一视同仁
按理来说,作为老师对待班级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但孩子学习过程中,也不乏存在比较势利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更加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不好的同学置若罔闻,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家庭背景不一样,老师也进行特别关照。如果孩子回来说:“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不一样,对某些同学特别友好和帮助,对某些同学态度生冷,漠不关心。”这样的老师,也会导致一些孩子成绩下降。
也就是说,老师主要做好学生的两方面工作:一是孩子的学习,二是孩子的个人成长。这两方面同样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众多研究表明,良好师生关系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能促进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对所教课程感兴趣,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的动机。否则,学生就可能出现厌学,成绩下降。
老师总让孩子给家长传话
现如今,对于家校沟通越来越方便了。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老师和家长沟通较少,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不利的。如果孩子说:“老师总让我们给家长传话。”那说明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我们还发现一种现象,有些老师为了促进家校合作,组建家长委员会,有什么事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去和其他家长沟通,而老师主要和家长委员会成员联系。这样的情况,对于老师工作的开展确实帮助很大,但并不能代表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由此来看,家校合作,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经常沟通,能够加强双方对孩子进一步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可以及时预防和发现孩子成长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孩子进行提醒和纠正,这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提高意义很大。否则,孩子的一些小问题养成大问题时,那时的沟通意义就不一样了。
当然,具有以上这几种情况的老师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老师能够爱生如子,工作上兢兢业业,有的为了学生,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都顾不上。所以,家长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还是要本着对其信任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