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网瘾中心儿女反目(被家长送到戒网瘾)

近日,一条微博的出现,再次将一个特殊的群体团结在一起。

他们哭泣,

他们欢笑,

他们歌颂,

他们奔走呐喊,那个被叫做“杨叔”的恶魔,终于连同他的地狱倒下了!

(微博信息)

网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曾经发布了一篇文章《电击下的少女和被毁掉的人生》,里面讲述了他在临沂网戒中心的真实经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一次,他终于等来了,一个期盼已久的答案,只是这个答案并不完整,因为罪魁祸首并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处罚。

毕竟早在十年前,2009年7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有关部门便勒令杨永信关停电疗机构。

只是,受害者的高兴还没有持续多久,家长们对孩子的焦虑便再一次填满了这里。

1、人间世

2016年9月,黑龙江省发生了一起人伦惨剧:

16岁的少女陈欣然(化名),把她的母亲李晓梅(化名)囚禁在肇东市的家中8天,其中有4天没给母亲吃饭,并且用胶带和布条把母亲捆在椅子上殴打,母亲最终被折磨致死。

母女,本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却为何反目成仇呢?

在这出人伦惨剧的背后,却是因为父母做出的一个决定,在陈欣然后来发表的帖子里写道:

七月份帖子:门在我打开的瞬间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进来了两个健壮的男人……然后我就被架了出去。我被塞进一个鲁A黑车。那两个男人夹着我的腿和手把我摁到了车底,一个年轻女性搜了我的身,把烟、手机、钱都拿走了。而我一个转身,咬住了那个女的脸,其中一个高个的男人快速拽住我的头发用力往下拽。……用他的膝盖用力顶我的肩膀,我顿时疼的没有了力气。另一个男人则迅速启动了车辆,那个女人抱住了我的腿。就这样我离开了我刚上班一天的地方。

八月份帖子:现在用他们(家人)的钱练拳击,武术,过段时间就偷袭他们,让他们不死也残。

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无形中由亲人化作仇敌,这份怨恨的背后,隐藏的是比惨剧更深刻地原因。

2、在人间

电疗过后“网瘾”治愈了,可父母和子女之间,却再也回不到从前虽然吵闹,依然彼此信任的局面。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由最亲密的亲人,化作了冷冰冰的抚养生育的职责。

矛盾根源

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采访,他们邀请一批把孩子送入“网瘾”治疗中心的家长,一起召开了一任意见访谈会。

在会上,主持人询问了五个问题:

曾经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使用过暴力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在生活中不尊重孩子意见,言语中经常刺伤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作为父母,不懂得如何与子女沟通的,请举一下手;

在观念中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令人震撼的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举起了自己的手。

于是,悲剧便这样发生了。

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了各自评定价值的标准,孩子追求独立的人格,想要通过打破常规的束缚,来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价值。

父母则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一边忧虑孩子成绩比不上身边亲朋好友的子女,另一方面忧虑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但是,自己却无计可施,孩子依旧特立独行。

这时候,一则广告映入眼帘,或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好心人”突然跑来介绍有那么一处好地方,父母只需要交上六万,孩子就可以焕然一新!

父母联合医院,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去。有旅游的、做生意的、吃饭的……

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和你们之间的信任破裂,亲情上的羁绊也不复存在。

进入治疗机构,首先就是收缴个人物品,隔断与父母的联系,再把子女划入不同的集体,名曰“盟友”,设立干部协助管理。

配合的家长被纳入“家委会”,家长与子女为了感激杨永信,要称呼其为“杨叔”,跪拜礼和锦旗是标配。要想出去,孩子必须学会沉默,因为在孩子被送进来承受电击的那一刻,父母便已经成了对立的敌人,真相自然是无从谈起的,被抓住,保不定又是一番电击治疗了。

爱的教育

?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本来不必那么僵硬,在各自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选择了这所谓的“电疗”。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学业、事业、爱情、父母的期望等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立了。

但是,当他们本身的能力无法适应需求时,就会产生自卑、逃避、沉默等等反应,而不知情的家长在一旁忧虑,做出了错误的应对。

?他们真正需要的,只不过是父母一句认同、鼓励,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温暖地陪伴。

愿天下父母,面对孩子的变化,可以静下心来,真真切切去理解的孩子。那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保持家庭的和睦。

?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159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6:42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6:52

相关推荐

  • 好玩的手游推荐没有防沉迷

    好玩的手游推荐没有防沉迷(王者荣耀防沉迷评价) 未成年人触网,特别是使用手游APP的时长大增,大大提升了监护人的监管难度。2021年7月,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曾发布《20款手游未成年…

    戒除网瘾 2022年9月16日
  • “游戏成瘾”改变大脑结构,让孩子变笨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患者逐渐增多。除了抑郁等精神障碍疾病,游戏成瘾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在2019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

    2022年4月3日
  • 黄岛戒网瘾(青岛戒网瘾所)

      在大众的印象里,催眠基本等同于一种巫术或是魔法。 电影《催眠大师》里,催眠师打个响指就能立刻让人精神恍惚,进入催眠状态。提到催眠,大多数人最常问的就是“如果我被催眠了…

    2022年5月18日
  • 为什么孩子会对游戏上瘾?有什么影响?怎么消除?

    美国心理作家麦格尼格尔曾说:要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的娱乐也变得随之变多,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手机的益处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的作…

    2022年4月5日
  • 戒网瘾打法(戒网瘾五种方法)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教你三招,立马摆平! 网瘾如同毒瘾一样难以戒除,家长应以防范为主。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没有工作的压力,但是学习上的压力也不小,他们需要通过一些娱乐方式来减压。另外,…

    2022年5月13日
  • 家长们应该警惕网瘾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5 岁孩子每天触网 3 小时、母亲午休被孩子刷走 2.8 万元、32.9% 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 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和数据触目惊心。为何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会迷…

    2022年4月5日
  • 为什么30多岁的男人还沉迷网络游戏

    这个问题像一刀捅在了我的心上,不吐不快。 先谈下我的工作,毕业开始做销售,有的使自己支配的时间。然后在几年前几个人合伙开了个小公司,雇佣者十几个人。开始很赚钱,没好两年就不行了。现…

    2022年4月1日
  • 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

    戒除网瘾 2022年9月7日
  • 网瘾的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孩子到底是网瘾还是抑郁)

    网瘾的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孩子到底是网瘾还是抑郁) 刘妈妈的儿子小超去年9月份秋季开学上五年级,换了一个英语老师,是一个将近退休的男老师,可能是因为口语讲得不太标准,而且对孩子们…

    戒除网瘾 2022年8月15日
  • 老年“网瘾群体”增加的原因何在?应该如何引导?

    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夏家冲社区,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自拍。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10月1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海州湾街道观海社区的志愿者在社区公益服务中心,为该社区部…

    202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