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一个多月,可被高考人群吸引的炙热目光却迟迟没有散去。最近一条80后班主任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骑行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内容是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位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兼地理老师兰会云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历时17天,从朔州一路骑行到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故事。这曾是个全校出了名的差班,班里30多名男生,20多个都是网瘾成迷,白天晚上的痴迷于手机游戏。老师却用三年的温情陪伴和各种施教技巧,在他出行的十多天里,一个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级,给他带来了“班里86人中13人考上了一本,34人考上了二本”这个摘掉差班帽子的不错消息。
网瘾、厌学、早恋、逃课甚至辍学,这些词汇猛一听起来就感觉很突兀,一旦这些不幸切实地击中某些家长,那真是犹如大厦将倾,万念俱灰啊!是的,这些看似不美好的行为谁都不想与之碰面,可它万一发生了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首先,我们先来寻根朔源,了解这些不良行为或习惯产生的原因。
1. 诱惑重于现实。
孩子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直至高中毕业,连续十二年日复一日,年盛一年的学习。虚幻的诱惑总是精彩于沉重的现实。好比爬山,对于久享舒适的人来说,山上有缆车谁还会愿意徒步登山呢?这所谓的诱惑就是捷径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令人不再疲惫,保持在一贯的舒适区内。较之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不学习或者早恋这些自由且美好的东西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事出有因,事与愿违。
孩子内心世界纯净无比,也许就是某个原本的善念却导致来了危险的后果。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个朋友的女儿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和班里的另一个同学离家出走,投奔了在网上认识不久的一个几千里之外的网友,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被当地警方及时发现并通知父母把他们接回了家。而这一场出走亦或逃学的行为其实仅仅是因为两个天真的小姑娘想以一己之力为家境贫寒的状况带来些改善,所以这对家长而言,到底是值得欣慰、还是应该寒心呢?真是苦不堪言!
3.心灰意冷或者求助无效。
问题的成因多半源自于孩子长期心理被冷落,几经求助或试图沟通并未解除心魔,以至于最后对家长失望对周遭环境开始厌弃,决意出走或逃离;或者还有些孩子是由于长期承受家庭冷暴力而最终心灰意冷。
韩寒在微博上发表《我所理解的教育》提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家长们不可能期待家家都有像韩寒那样,尽管辍学但最终成才的特殊案例发生,或者也不可能等待孩子们自我觉悟,更不可能静待事情自行解决,于是他们出手,可这些手段都是正确的么,有些甚至会适得其反哦!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的错误做法,以儆效尤
责怪、打骂。家长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性,当孩子提出辍学时已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许从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就已埋下了种子,后天继续被恶劣氛围、阴郁心情不断浇灌,最终生根发芽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单纯的责怪或是打骂只是无力的、苍白的,只能让事情向预期的反方向行进,于事无补。
惩罚。如果你还在用孩子小时候的惩戒方式打打手板,不给吃饭这些措施来惩罚孩子那就打错特错了,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想逐步变得复杂,简单的处置手段只会让你更加失望。对于厌学、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来讲,即使你没收ta最心爱的手机也不能药到病除,因为你没有医治到ta的内心。
2017年8月30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60%的学生不想上学,所以观念转变是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家长的正确做法直接决定了事情的发生和性质。
最后,我们务必了解的家长的正确做法。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曾表达过:“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父母需要做自身检讨。家长们应该切实的行动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是真的用心在关心孩子还是在随意敷衍,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当你人在身边而心不在左右时,孩子能不失望吗?所以作为家长,必须自己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异样和每一个求助,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问题萌芽时就彻底解决和防患于未然。
心理干预。面对孩子身上的问题,不要表现的过于敏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爱的滋养,精神的抚慰,这样孩子才能在你身上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被需要,从而敞开心扉向你诉说ta的烦恼,或者重新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此时的家长就可以抓住时机,取得最后的反攻胜利。
过程干扰。面对孩子执着的念头,不妨变换一下思维模式,大胆跟着孩子进行冒险尝试,陪孩子勇闯天涯。当然,睿智的家长是应该事先做好足够的功课,在孩子的任性、盲目的选择上适时、机智的提出导向性建议,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一场豪华出走必须付出的痛苦代价以及和心理预期的天壤之别,从而带领孩子回归常轨。
适当示弱。家长可以适度地把工作上的烦恼、家庭中的烦杂事务向孩子倾吐,以获取同理心、同情心,同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担当感和责任心,对原本出格的计划进行重新考虑。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找到责任感,获取认同感,从而取得成就感,一旦有成就感就会重获自信心,那么之前荒唐的念头就会随风而逝或不值一提了。
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积羽成舟,对任何形式的问题和错误家长们还需及早防范。
预防措施和正确心态。
家长不应掉以轻心。孩子从小到大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埋伏着很多陷阱和危机。在孩子成长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任由其自然生长,这不是真正的自由。任何美好都是有前提设定和附加条件的,如果没有这些,就是失败的。
豆瓣100句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自律者才会有自由”。综其结论,成功的教育才是唯一解决方案和出路。
家长应以医者之心对待问题的发生。孩子的异常想法和行为犹如一场疾病,既然生病了就不要讳疾忌医,应该按照平时大家的就医流程,先去正规医院确诊,再做进一步治疗,该清创挖肉就一定要做手术根除,该是恶性肿瘤就需要放疗化疗治疗,该是病症晚期就不得不尊重现实、采取姑息疗法。但这些异常又不是真的疾病,因为它涉及了人一生的至关幸福,事业成就,自我期许,这些远远比一场单纯的疾病要复杂的多。所以家长应该审时度势,客观处理对待。
如果把对待孩子的异常情况当做一场战役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如伟人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表面上风轻云淡,内里时刻严防严控。一旦问题发生了,我们敞开心扉、调整状态、不怕、不躲;如果一切并没有发生,孩子一切顺遂,积极向上、表现完美那我们就皆大欢喜,其乐融融吧!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