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英语好,就找齐老师,你好,我是齐文玉。
我是一名教授英语多年的老师,曾经有很多学生运用了我的学习方法,英语成绩有了迅速提高。
因此我很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学生更加轻松地学好英语。
这是我与大家分享第 32篇原创文章。
王明同学,初中在一个有名的私立学校。在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的时候。学得非常努力。会考的成绩很好,但是从那以后,因为那次考试太拼、太过劳累,而变得厌倦学习。
初三整个一年就没有好好学习,因此中考时通过自招去了一个非重点一类高中。
高中已经上了两年,对于学习依然是比较厌倦。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就是过度学习。
一、什么是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
过度学习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是也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艾宾浩斯对这一效应作了最早的实验研究。
过度学习效应一般发生在识记学习和辨别学习中。艾宾浩斯的“过度学习”实际上是“适度紧张学习”。
二、过度学习的后果
在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这种现象经常出现。
1.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有的资料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其实并不正确,人脑作为人体的一个生理器官,也有其生理负荷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短时间可以恢复,时间一长,就会形成疲劳性损伤,如神经衰弱,头晕,呕吐,失眠等。
中学阶段有很多学生的神经衰弱就是跟用脑过度有关,随着渡过中学阶段后大脑使用程度的减轻,很多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神经衰弱症会自动逐渐消失。
学习疲劳是很多学生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形成原因是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长期超负荷用脑,长时间学习负担过重,使大脑超负荷运转,会引起大脑疲劳。
2.降低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识记学习程度以150%为最佳,保持的效果也最好。
学习如果超过了150%,就会因为“超限效应”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造成学习者的注意力分散和神经系统疲劳,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同时造成对学习的厌倦等负面情绪。
学生负担过重,对学习活动感到厌倦或排斥。严重者还会产生厌学。长时间地识记和高强度高密度地做题,导致疲劳甚至出现不适症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
尤其是缺乏学习兴趣时,为了考试成绩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不仅要学习并且学习还得刻苦,不适症状出现时就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
3.使得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限制。
在中学阶段,正是人身体和心理发育最快的的青春期,个体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同时也需要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及学习和社会接触交融的能力和技巧。
但由于过度学习占用了青少年几乎所有的时间,使得个体人格以及和学习成绩无关的能力的发展受到时间不足的限制。
三、如何治愈厌学症呢?
学生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时期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决定孩子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深造,而高考就是很重要的抉择阶段,所以一旦发现高中生有厌学情绪,我们要及时寻找原因,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调整这种厌学情绪。
1.找到高中生厌学的原因。
能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并且正确归纳,有利于推动后继学习,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就是努力到位,失败则是自身努力不够,不能把原因推脱到能力上面,因为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成功必骄,失败必颓废,这样就更容易导致厌学情绪出现。
2.要激发高中生学习动力。
有了学习动力才能更好推动学生产生学习行为,学生没有了学习动力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
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能力,学习动力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也要依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就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决定作用。
3.注意对学生进行成功强化。
可以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或者厌学的学生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强化,可以适当降低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就容易达到,从而感觉自身的进步,也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就不会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
4.注意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
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
学生喜欢老师,慢慢自然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感觉学习不好就会对不住关心自己的老师,所以对于那些缺少情感的学生来说,我们更要付出无私的爱,想办法让他们融入集体的温暖中来,使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转移到学习中来,就不会有厌学情绪的存在了。
5.引起高中生对学习的注意力。
针对那些兴趣转移的学生,可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力力,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
高中生有厌学情绪一般都觉得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所以很多教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
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
原创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