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社会的要求下,我们不但要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要给孩子好的家庭环境,还要给孩子好的教育。
孩子懒惰,旁观者:”一定是你们父母太勤快了,舍不得给孩子干活。”
孩子拖拉,老人:”你们夫妻俩墨迹,孩子也跟着墨迹拖拉。”
孩子胆小内向,陌生人:”一定是你们带孩子出去玩得太少了,得多出去!”
曾经,孩子懒惰、拖拉、胆小内向,那都是孩子的问题,如今,都是父母的问题。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差距拉开的同时,孩子的性格等,也会被拉开。
但是,孩子出现部分”性格缺陷”的时候,还真不一定是父母用三言两语就能够去解决的。很多时候,父母想要改变孩子,换来的,便是”家庭大战”。
开心果妈妈作为一个过来人告诉你们,其实,用三个心理学规律,就可以改变孩子了!
心理学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罗生塔尔,其实是一个人,一位心理学家,他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对学生进行了挑选,而后将这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方,并要求校方保密,避免影响实验正确性。
8个月后,名单上的这些学生,不但成绩进步了不少,而且性格相对以往,也显得更为活泼开朗自信了!难道,罗森塔尔就这么厉害,能够一下子挑选出优秀的孩子?
其实,这个名单只是随机挑选的。真正改变他们的,是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态度——鼓励。
家庭教育该如何应用”罗森塔尔效应”?
说白了,家长就是要给孩子鼓励,还要正确鼓励。
之前,对2岁多的开心果进行英语启蒙,小家伙就是不愿意好好开口,还扔书。老母亲真的很头大,毕竟买的这套启蒙装备,都快上千了!也实在不想浪费开心果还不错的语言天赋。
然后,在开心果勉为其难冒出一个单词之后,开心果妈妈开始了”彩虹屁”:”哇,读得真棒!”、”这么长的句子,你都能一口气说完啊!”、”你今天又进步了!”
即便很多鼓励的话很违心,但是丝毫不妨碍孩子信以为真,听得开心。开心,就是孩子的动力,什么懒惰啊,拖拉,胆小啊,逐渐的,就不见了。
心理学规律二:超限效应
什么是”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曾经有一次听演讲的经历,一开始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想多捐赠点。
过了一会儿,牧师还在讲,他开始不耐烦,决定少捐赠。
再过一会儿,牧师还在继续讲,他决定不捐赠了。
最后,等演讲结束,马克吐温不但没有捐赠,还拿走了一点钱。
人在被同一种刺激,刺激过多、过强的情况下,便会开始产生厌烦的情绪,也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家庭教育中如何应用”超限效应”?
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喋喋不休”了。毫不夸张的说,有些孩子都能够背出家长的那些话了。但在这种”喋喋不休”下,孩子已经免疫,甚至”耳聋”。
开心果每次刷牙,奶奶都会说:”不好好刷牙,没有零食吃啊!”然后就是你追我赶地刷牙,警告的话说了无数遍。牙有没有刷好不知道,反正开心果是没当回事儿,最后奶奶还是给拿了零食。
开心果妈妈得知后,赶紧插手,带着开心果刷牙。同样的警告,不刷牙没有零食吃,只说一遍。而后便是一直到正餐时间。
中间开心果哭闹着要吃零食,那是没有的。一次之后,每次刷牙都开始乖乖巧巧的。
教育孩子,想要避开”超限效应”,家长要记得:话说一遍+言出必行,就够了。
心理学规律三:霍桑效应
什么是”霍桑效应”?
美国有个莫桑工厂,工厂管理者发现,无论给工人多好的福利,工人们的生产效率都不高。找不到问题所在,便找来了心理学家。
而后心理学家给了一个建议:倾听工人们的声音、建议。而后,管理者照做,生产效率便上来了。
一个人的情感得到重视,情绪能够得到宣泄,那么人就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便是”莫桑效应”。
家庭教育如何应用”莫桑效应”?
开心果其实是一个挺慢热、挺胆小的孩子,出门在外,和陌生孩子的交往会比较迟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心果已经2岁半。家人都说,是开心果出去玩得少,其实并不是。
而后,开心果妈妈便用”莫桑效应”,去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
无论和果爸多忙,我们都关注开心果每天做了什么,然后引导她和我们分享。在游戏中,看到他做出来的玩具等,我们会夸赞。在她对我们有需求的时候,无论手上在忙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东西,赶到她那里去参与她的话题。
整个过程,我们不但在行为上充满爱,在言语中,也充满了爱,让开心果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逐渐的,开心果变得更加开朗了,她会主动和小朋友玩,还会夸别的小朋友,连老师都来咨询我们,开心果为什么转变这么大。
开心果妈妈寄语
孩子的成长之路,是漫长的。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急不得。但是在改变教育方式这条路上,我们却需要很着急。
每天的付出,或许很多,收获或许只能看到一点点,甚至看不到。但是,某一天忽然回首,家长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孩子真的不一样了,变得越来越好了!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