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日,一位网友看到孕妇在挤公交车,认为难以理解。在这个年代,车已经成为了家庭必需品,对此网友认为:“如果没钱买车、打车,那这样的经济条件还干嘛要生孩子?”
其实,就是在指:穷人不配生孩子,没钱买车、打车的女人就不配做妈妈。这样的观念不占少数。
有人认为,穷人生孩子,就是害了孩子,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没有资格生孩子。
然而在这个世界,光鲜亮丽的有钱人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所以,那些没有钱的、每日奔波操劳的大多数人,就不配有孩子吗?
并非只有富人才有权利生养
有一位母亲这样评论:“怀孕期间全是一个人去产检,没有那么矫情,不会因为怀孕就指望特殊待遇。太多人的矫情,只因生活所迫,我不想活得那么矫情,一切只为自己舒心。”
身为普通人,每个月就几千块工资。年轻人养家不容易,打车上下班是一笔大开销,如果每次产检都让老公陪,那么下个月的生活又该如何维持呢?
人们追求物质带来的享受,这没有错,但这并不是决定人类生育的条件。
所谓富人才有权利生养,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富人呢?怎样才算有钱呢?不同的人心中,衡量的“度”都不一样。
有的人认为,能保障孩子的温饱与受教育权利,就可以了。也有些人认为,孩子的存在不给自己的小资生活带来威胁,才算得上有钱,这样的生活水平才能生孩子。
那些嘴上说“没钱不能要孩子”的人,是内心的自私在作怪,害怕有了孩子会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常常把“穷人生娃害人害己”等观念挂在嘴边。
这样的人太过功利主义,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切。难道只有富人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吗?有钱人家的孩子才会幸福吗?未必!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太富裕,甚至穷困潦倒,父母工资都很低,家里大多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这样的孩子就不幸福吗?
如果说遗憾,或许会有一点儿,但是人生哪里没有遗憾,大家也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幸福。
没钱的家庭,也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都是美好的:和小伙伴一起在河沟里抓鱼,吃妈妈做的好吃饭菜,等爸爸下班回家,这一幕幕都是值得回味的美好童年,至今会感到温馨。
作为千万普通人中的一员,虽然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物质,却依旧能把他们教育好。
马伊琍曾在《朗读者2》里分享过她和父母的故事。她的父母都没有到初中文化水平,都是普通的职工,经济条件并不好。
但马伊琍从小没有感到吃苦,父母给了她无限的爱与信任,使她拥有了独立、自信的性格。
她时常会想起与父亲疯闹的场景,母亲在一旁织着毛衣,笑着打趣她没大没小。这些都是她无法忘记的温馨时光,遇见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觉得孤独无助。
有网友说,一生中最感恩自己的父母。父母靠摆地摊生活,十分清贫,但他从不抱怨。因为家里始终充满爱,爸妈每天都乐呵呵的,就算遇见挑剔的顾客,也不会轻易动气。
他的爸妈常说:“我们家不缺衣少食,你们又可以自主学习,这就是很幸福的事了。”父母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了他向上的勇气与力量。
他在大学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佼佼者,有自信、有担当,给人带来正能量。他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拥有的,父母在他心中种下的阳光,就是他的财富。
不要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做父母的资格,要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这才是生养孩子正确的方式。
生命已经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大恩赐,而心灵浇灌才是最有利的。他们不在意父母能给予多少钱,而是能给予多少爱。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