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道理,怕是很多家长都给孩子讲过吧。
但是你知道孩子心理真实得想法是什么吗?
他的确觉得,他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
叶一茜以前也经常问孩子,你学习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我学吗?
本以为这句反问能够唤起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没想到孩子却认真而又迷茫的点头:“嗯!”
一句话让叶一茜意识到,原来孩子从孩子的内心来说,他真的体会不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而是把学习当成妈妈交给自己的任务,他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
叶一茜意识到这样不行,她需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的。
她就问孩子:“你觉得赚钱很容易吗?”
儿子又是很认真的点头:“嗯!”
叶一茜又问:“你说人为什么要读书?”
孩子真诚地回答:“不知道。”
别小看这个问题,好多人读书读了半辈子也没弄明白呢,以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能力,不明白是正常的,即使大人告诉了孩子,孩子能听懂也是很难的。
但有一次,叶一茜想到一个答案,她跟孩子讲过后,觉得孩子懂了。
她说,人努力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等待着别人来选择你,不管到了一个什么情况下,你还可以用知识来赚钱养活自己。
她找到了一个孩子能够理解的例子:“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师。你看,你们老师就是靠她自己的学识来教你们,从而赚钱来养活自己。”
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学习的意义呢?
因为他的一切都是爸爸妈妈帮忙提供的,不愁吃穿,不愁玩乐,但是他看不到这些物质条件的来源,他觉得赚钱很简单,觉得爸爸妈妈永远会保护自己。
所以在当学习很痛苦而玩乐很愉快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不愿意学习,还会埋怨父母逼自己学习,从而越来越厌学,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僵化。
02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给孩子一种错觉,学习是为爸爸妈妈学的。
一位考研辅导老师讲述女儿第一次考倒数时候她的处理方式。
女儿数学考试考了64分,她先是在班级群里看到了老师公布的成绩,然后见到了回家的女儿。
64分,在小学阶段,确实有点低了,是班级的倒数第二名。这是孩子第一次考这么低的分数。
面对这样的成绩,家长很难不发火吧。
但是这位妈妈没有吵孩子,尽管心里也很伤心。她看到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女儿心里已经很难受了,对孩子说:“还行啊,妈妈曾经最少的时候考过31分。”
女儿的负担一下字卸了下来,还主动和妈妈,女儿说,她们班那个比她考的差的同学说,他回去以后肯定会被他的妈妈打断腿。
女儿还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打我呢?”
妈妈就说:“我为什么要打你呢?不管你考多少分,妈妈最爱的人永远是你!但是如果你的成绩一直这么差的话,你当飞行员的梦想就实现不了喽!”
女儿就问,“那妈妈,我是不是以后都要好好学习?”
妈妈说:“是的呀,无论你以后做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学习。”
然后下一次考试,孩子兴奋地拿着卷子说,“妈妈你猜我考了多少分?”
孩子进步非常大,她考了96分。
所以说,孩子一次考不好没什么,关键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就是在为家长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个负担。
当“成绩不好爸爸妈妈会骂”这个学习的理由强大到盖过一切,那孩子就不会发现自己学习的其他理由,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对知识的好奇,对成绩的渴望,体会不到什么叫为了自己而行动。
03
我记得我上初一的时候,语文课上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十三岁的机遇》,作者是一个北大的学生,这篇文章讲了她和北大的一段机遇。
“第一次知道这世上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
从此,北大就在一个小女孩的心中扎了根,她从未怀疑过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
这就是一个孩子“最初的梦想”,一个种子种下来,慢慢地生根发芽,对孩子有独特的诱惑。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直特别懵懂,成绩中不溜,不被老师重视,爸妈也不会对我过多的要求,我每天想的就是如何玩儿。
但到了初中,所有人开始说”中考“这件事,讨论市里的几所高中。排名第一的省重点,校园是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如何厉害,校服多么多么好看,老师多么有能力,校长多么有魅力,全市的人包括公交司机,一看到一中的校服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这些描述让我开始对一中产生的向往,谁不想去这样一个学校上学呢?
然后我的学习开始有了目标,开始知道主动努力,开始自己归纳以前的错误,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把它补上,很快,成绩就提了上来,体验到了身为“好学生”的福利。
梦想,目标,永远是一个人内在的源动力。
总之,如果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压力太大,状态不好,感到迷茫等等原因,那么,一味地责骂孩子,给孩子布置更多作业,报更多辅导班,并不是解决之道,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才更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