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孩子叛逆不听话,家长认识到“这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如果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准备好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那么,我给您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别把孩子当孩子
如果太把孩子当成孩子了,我们就会想要去“管”他们,实际上很多所谓的“管”都是一种控制。
圆圆让爸爸陪她画画,她画了个兔子,爸爸说不像,要她重新画。她不愿意,爸爸说,凡事做就要做到好,既然画画就不能随随便便的。圆圆急了,她一把撕掉画纸,跑回屋。爸爸很生气,觉得圆圆不懂礼貌,让他陪她玩,自己还发脾气走了。
其实,爸爸不是想要陪圆圆玩,而是想要控制圆圆。你会发现,一旦你开始想要控制孩子,孩子就会奋起反抗。
著名哲理诗人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提到:孩子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好的父母,会拿孩子当做与自己平等的成人来看待。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是人,只不过父母比孩子早来这世上几十年,是一朵花与另一朵花的关系。
我们和孩子就是这样两个生命体,我们暂时在这段时间,携手前行。互相分享关于生活的见闻和感悟,总有一天,我们会按照自己的轨道,渐行渐远。
别拿孩子当孩子,要拿孩子当做与我们平等的人。不说教、不指责、不训斥,就把我们提早来到地球的这几年的经历,分享给他们。这是对一个人类生命体,最基本的尊重。
二、停止指责或打骂
孩子的叛逆,可能会表现为口出恶言,或者跟家长动手。如果孩子有这些表现,家长就要反思:
1、是否在生活中,经常用同类的话语来伤害孩子?是否平时就经常跟孩子动手?
2、是否对孩子的管理,或者叫控制,过于严格?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否能够自己做主?
如果家长平时就喜欢挥拳头,那就不用奇怪孩子为什么会跟你动手了。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有样学样,是孩子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如果是因为控制过度,而造成孩子的叛逆,那就要及时调整家长的养育方式。除了危险的、不符合规定的事情之外,孩子应该可以对自己的事情做主。比如:是不是渴了,要不要喝水,今天穿什么衣服,唱什么歌,画什么画,把积木拼成什么样子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的。
孩子平时在生活中,能做主的事情越多,他对于自己的掌控感就越强。掌控感强的孩子,会自信而阳光,也会比较容易听进去“批评”和“意见”,因为听与不听,也是由他们自己掌控的。
《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一书中提到:把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完成,让孩子自豪地说:“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要担心孩子会因为自己做主,而吃亏上当。该走的路不能少,该摔的跤,也都必须自己摔。
杨幂在《密室大逃脱》中表示:“没有哪个孩子会愿意,听父母给他讲的道理,因为跟头都要自己去摔。”可见,大幂幂的教育理念还是很正的。是的,孩子都会犯错,那是他们在经历自己的人生,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别指望孩子不经历我们的波折,不经历风雨,无法见到彩虹。
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人生的父母,很少去指责孩子,因为孩子也是个智慧生命体,他错了,受到自然惩罚了,他就会知道这样不行,我们父母,给与鼓励和安慰即可。
三、学会正确地立规矩
4岁的孩子正在经历他们的幼儿园阶段,3-6岁是孩子初步社会化的过程。他们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需要跟小朋友们相处,需要服从老师的管理,需要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定。此时,正是立规矩的好时候。
有些孩子叛逆,是因为家长不会立规矩,跟孩子没有底线、没有边界,孩子也很迷茫,既然怎么都行,那就耍呗,反正能达到目的。
家长要抓住一次孩子叛逆或哭闹的机会,让他知道什么是规则,这个规则适用于什么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光是他,在这个环境里的人都需要遵守这个规矩,如果不想遵守,不但反抗没有用,而且有时自己就会被排斥出去。
比如,在幼儿园,玩具是大家轮流玩的,如果你总是抢小朋友手里的东西,你就会被大家讨厌,而遵守谦让和排队的规则,你就会被大家喜欢。
再比如,在家里要尊敬长辈,跟爸爸妈妈说“请”,吃饭时要等爷爷先动筷子,这些都是我们家的规矩,只有遵守这些规矩,我们才能开心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在立规矩时,注意以下要点:
1、规矩不可以被推翻,但可以有特殊情况
给孩子立规矩,不是说家里就要军事化管理了。
比如,我儿子每天都要跳绳,但有一天他骑自行车摔了,第二天腿疼还没好,他就不想跳了。问我可不可以不跳,我说,今天特殊情况,你腿疼跳不了,可以不跳。他马上就说,我明天补上,明天跳双倍的。
把规矩立好,孩子想叛逆都难,因为人都是追求完美的,当规矩成为了习惯,他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想要每天都做到。
立规矩固然重要,但不要影响了亲情交流,孩子真的有特殊情况的时候,要理解他们,在适度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们一些方便,但要强调,这一次不按规矩做是为什么,让他们明白,不能天天如此。
另外,就是某些规矩确实没得商量,比如,不可以离开家长的视线。这种规矩涉及到安全问题,是零容忍的,一旦孩子触碰,就要严肃而温柔地向他们重申,这样做不错,给予适当惩罚,并要求下次不再犯。
2、不能设置只针对孩子的规矩
有些家长知道喝饮料对孩子不好,就不准孩子喝,但每天自己总拿着瓶可乐。孩子问,他就说,小孩不能喝。这样的做法不是在立规矩,而是在激发孩子的叛逆。
凭什么你能这么干,我就不行?就因为我是小孩么?那我就要跟你对着干。
规则一定是针对某个环境中,所有人的。比如,在咱们家,大家都不大吼大叫,家长不这样做了,才能去要求孩子。
我家孩子晨间跑步、跳绳,都是爸爸陪着,为此爸爸也买了根跳绳,俩人每人200个跳绳,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做之后,孩子喊累的次数减少了,也更有毅力了,因为他每天都见到,老爸比他还要“上气不接下气”。
3、触犯规矩时,重申+约定惩罚,不指责
谁都有可能会犯规,球场上,球员犯规了,裁判就给个黄牌,严重犯规了,罚下是约定惩罚,但没人指责他、数落他。这就是规则。
社会上的规则也大多如此,我们触犯交规了会扣分、罚款,违章停车会被贴条,这都是“自然惩罚”,在家里可以是我们跟孩子约定好的一种惩罚方式和强度。
让孩子接受犯规的“自然惩罚”就好,他们会知道,这么干的后果是什么。这更有助于他们此次不再犯,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前瞻性。
如果一个孩子对于事件后果的预估不足,他们就会做出出人意料的错事,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平时挺老实的,没想到会干出这样的事。这就是平时孩子接触“自然惩罚”太少了,有风雨都家长给化解了,同时给与无尽的批评和语言暴力,孩子从来不知道真正的后果,更无法预估严重性。
提到语言暴力,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就像第一条所说,你真把孩子当孩子了,才会数落他们。如果是个同事,他犯错了,你也就是提醒一下。即使是下属,犯错了也得给留几分颜面。所以,记得要跟孩子平等相处,让他们体会到自然惩罚,我们安慰他们就好。
四、学会正确地表扬
孩子叛逆,可能是因为家长在平时的相处中,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你夸孩子的时候,他不会跟你对着干吧?
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激励方式,但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一点。
在《亲爱的小课桌》中,教育专家张敏老师讲到:孩子成长中必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无论你是打击他还是夸他,他都会犯错。犯错不是“夸”造成的,不能说孩子犯错了,就放弃鼓励式教育。
表扬在孩子的生命中,是特别重要的。就像现在我在头条写作,某一天有位陌生人私信我,说某一篇问题令他受益匪浅,我就能高兴两天。这就是肯定的力量,我们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能令他们一生都阳光灿烂。
有些父母不会夸孩子,比如我家爸爸就是,夸孩子永远一句“太棒啦”、“你真棒”,然后就没词儿了。这样不行的,孩子会觉得你在敷衍他,无论我家爸爸再怎么认真的说“你真棒”,我儿子也感受不到来自爸爸的肯定。
所以,学会正确的表扬和夸奖,这是父母的必修课。
1、要夸行为
孩子做家务了,描述行为再夸奖:“你今天扫地,扫的很干净,妈妈觉得你今天干得不错。”
孩子做作业效率很高,错题少,夸行为再夸态度,最后总结经验:“今天你做作业,比平时快了10分钟,真厉害,而且就错了两道题,正确率很高嘛。怎么做到的?是不是番茄工作法很管用?”
2、要真情流露
演员表演时,如果很出戏,没有投入感情,我们看着也会很尴尬,想换台。我们表扬孩子也是一样,父母一定要是真的认可孩子这个行为,发自内心想要称赞他,才可以。不要为了表扬而表扬,不要不走心。
3、夸奖也可以很幽默
在《亲爱的小课桌》中,傅首尔就将幽默融入到了夸奖中。她那种夸张搞笑的夸奖方式,很得孩子们的喜欢。尤其是凯凯,回家就跟妈妈说,很喜欢今天新来的傅老师。
其实,傅首尔夸奖的内容有些夸张,孩子们心里是有数的,他们知道,老师这话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很搞笑啊,气氛很好啊,我也要尽量做到老师夸的那个样子,让自己对得起老师的夸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天,凯凯在傅老师幽默夸奖的攻势下,很快完成了作业。
父母在家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把幽默融入到亲子教育中的话,效果反而会出人意料的好。夸奖的时候也可以搞笑一点点,但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幽默夸奖运用得当,既能调节孩子的情绪,又能起到激励作用,一举两得。
结语
一般来说孩子会经历三个叛逆期:2岁左右会经历“宝宝叛逆期”,6~8岁是“儿童叛逆期”,12~18岁是我们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孩子4岁叛逆,这有可能是“宝宝叛逆期”没有好好度过,造成的叛逆延长。家长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尽快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一个叛逆期顺利度过了,再下一个叛逆期才会比较平稳,否则,下一个叛逆期亲子之间会产生更加激烈的冲突,到时候伤害感情不说,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2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