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三四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容易沉迷手机。
高神经质
这类人敏感细腻,过度揣摩别人的想法,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相比,更偏好网络社交。
易冲动
这类人容易冲动,在识别自己情绪方面的能力较弱,对自身行为的后果往往缺乏准确预判。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见习记者 许舒昕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断其WiFi,剪其网线……”近日,市民陈先生在家长微信群中转发了这条讯息,群里家长瞬间找到共鸣,纷纷对自家熊孩子“沉迷手机”大吐苦水,恨不能收其手机、扔其电脑、摔其iPad。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孩子们因疫情在家上网课,由“手机”引发的家庭矛盾呈爆发之势,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面对“手机”这柄双刃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该如何科学应对?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吴为阁,他通过多年经验总结:解决手机沉迷问题,关键还要多位一体(学校、家庭、医院)进行干预才有效。
【警惕】
这三类人更易沉迷手机
13岁的男生小李,父亲抑郁症发作,家人将全部精力投入照顾其父,疏于关心小李。小李感觉被冷落,心情沮丧,便通过手机游戏释放情绪,游戏排名高歌猛进,成绩却一落千丈。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立即带着小李多次到仙岳医院接受家庭访谈。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医生为小李制定了一套行为管理计划。按照计划严格执行3个月后,小李的行为习惯慢慢改变,不再迷恋手机。
“像小李这种亲子沟通出现问题又适逢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机的不在少数。”吴为阁表示,相对而言,以下三种人群更容易“手机成瘾”:
一是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属于这类群体。他们之所以会致瘾,有些是因为性格内向,孤独感强,不善表达,负面情绪不懂外泄,最终只好向手机伸出“求救”之手;有些人是因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自控力弱,无法自觉避开手机的诱惑。
二是高神经质人群。这类人的特点是敏感细腻,过度揣摩别人的想法,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相比,更偏好网络社交。
三是易冲动性人群。这类人容易冲动,在识别自己情绪方面的能力较弱,对自身行为的后果往往缺乏准确预判。
【辨别】
看两点可初步判断“手机沉迷”
2019年,世卫组织正式把“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
儿童青少年沉迷手机,常见的严重后果是造成功能损害,例如:沉迷于手机内容带来的感官刺激,逐渐对书本和校园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沉溺于幻想与虚拟的世界中,不愿和现实中的人打交道。此外,有些人还会产生攻击性行为。由于过分依赖手机,一旦禁止使用,他们的情绪容易出现极端变化,严重的甚至有绝食、自杀等行为。
吴为阁提醒,老师和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手机沉迷”的标签,只有产生功能损害,才能称为“沉迷”。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娱乐,把手机当作生活调剂的一部分,家长不用太焦虑。
那么,如何辨别只是消遣娱乐还是沉迷呢?吴为阁说,以下两点可以初步判断“手机沉迷”:故意躲避人际交往,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手机上;一旦手机拿在手里,就无法对其他事情产生兴趣,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等。
【医生支招】
多管齐下“防沉迷”
“孩子沉迷手机,表面上是手机惹的祸,背后折射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吴为阁表示,正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手机沉迷问题,绝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要冷静下来,和孩子一起努力揪出原因,再从学校、家庭等多渠道进行干预。
学校>>
1.德育课有针对性引导
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手机问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一旦发现学生最近有异常表现,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上课效率、作业完成情况、精神状态等。
2.杜绝“校园霸凌”现象
“校园霸凌”是孩子向手机寻求慰藉的诱因之一。“被人欺负,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或者父母的帮助,孩子内心会非常痛苦,这时候,他很可能会通过手机网络社交,借助虚拟世界舔舐伤口。”吴为阁说。
3.并非玩手机才能融入集体
有些孩子表示,“同学们都在玩手机,自己不玩就融不进圈子。”针对这种现象,吴为阁认为,这些孩子因为年纪尚小,认知存在不足,可及时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别人聊天我们不一定都要参与”“并不是玩了手机就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也能和人产生共同话题”;或者给孩子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某位手机游戏玩得好的同学并不受大家欢迎,某位同学能大谈特谈手机游戏但在其他方面并不擅长等。
家庭>>
1.夫妻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许多孩子沉迷手机,往往是父母关系失和引发的。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建议家长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给予必要的回应,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2. “手机保姆”不足取
很多小孩是看大人成天玩手机,才纷纷效仿。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有些父母为了图方便,便塞一支手机给孩子玩,让孩子安静下来。吴为阁认为,“手机保姆”不足取,“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孩子只要想玩手机,就会去缠着父母闹,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一种认知:我闹一闹就能得到手机。”
3.用其他优质活动替代
家长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让孩子共同参与和决策。例如,带孩子去户外运动,或引导孩子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4.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看医生
一旦发展成“手机沉迷”,家长不要讳疾忌医,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找专业人士诊治。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