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感慨罪恶只是一念之间,一边又感慨任何悲剧都有根源。父母养育孩子,真的需要有点儿觉察心。
1、善良与爱也会引发罪恶
案件中,女孩为了向爸爸要5万元去读体校,挟持了妈妈。但她本意并不想致妈妈于死地。之所以捆绑妈妈,是因为此前父女冲突严重的时候,她的父亲强制把她送到了一个戒网学校。说是戒网,实际上就是暴力管教。孩子在那里忍受了几个月的体罚、打骂,甚至对着便池吃饭。而这些,父母并不知情,他们本意只是想找个专业机构帮忙管教一下孩子。
于是,这个女孩便将怨气撒到妈妈身上。不给妈妈吃喝,还拳打脚踢,想让妈妈体验一下她以前在里面的滋味。包括爸爸最终妥协把钱转给她,她依旧不敢开门,也是因为害怕爸爸再找人把她送进戒网学校。从而耽误了最后营救妈妈的时机。
妈妈一开始被挟持时,人身相对自由,还在不断地给爸爸递纸条出来。每一张纸条上都写的是“没有什么事”,“孩子只是一时气愤”之类的话。面对孩子对自己拳打脚踢,妈妈一再容忍,不断地重复“你在妈妈心中是个优秀的孩子”。从她给孩子写的字条来看,她一直到饿死,都始终担心的是孩子的处境。
那么,孩子真的很残暴吗?也不是。
她只是没有意识到捆绑妈妈,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小时候的作文里记载着很多对妈妈的体谅、关爱。同学说她的性格并非多么乖张、刁钻,甚至有时候还挺积极上进。当妈妈被囚禁快要失去生命体征时,是女孩打的医院求救电话。当她知道自己酿下如此严重的后果时,曾一度想要自杀赎罪。
父母和孩子的底色都是善良与爱。但却因为无知,让一个家庭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2、爱需要包容,包容的是什么?
上文中我们看到,纵然是在被囚禁那样极端的情况之下,妈妈流露出的依然是对孩子的包容和理解。
我们经常说,爱想要包容,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父母之于孩子,怎样才叫无条件的爱?
是不打不骂不要求吗?肯定不是。
在我看来,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情绪和感受的无条件理解和接受。
生活中,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常常会忽略他们的感受。但实际上,孩子也是一个个小小的个体。他们也会有愤怒、苦恼、绝望甚至仇恨的情绪。这些真实自然的情绪没有对错,应该早早被看见,被理解,才能避免更加恶劣的情绪和行为。
有些时候,因为父母忽视对孩子情绪的觉察,导致孩子出现一些极端言行。父母为了缓和亲子关系,又会产生失去原则的包容,忍让。事实上,这样的包容和忍让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反而会助长孩子的不当言行。
父母对孩子情绪和情感无条件的接纳,是建立孩子内心力量感的关键动力。而与此同时,对于孩子不恰当的甚至危险的行为,给予清晰的底线和原则设定,同样十分重要。
?3、教育需要掌握分寸,没有边界的爱让人困惑、惶恐
案例中,陈欣然已经不止一次捆绑自己的妈妈。但是面对孩子如此越界的行为,妈妈并没有掌握好教育的“度”,一直游走在两个极端。要不就是送去戒网中心严刑管教,要不就是一再包容、忍让。
这种没有边界、缺乏底线意识的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惶恐。
如果小的时候没有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那么到青春期再去管教就更难了。陈欣然绑架妈妈这件事,从有苗头开始,就应该被高度重视。而不是到孩子在家庭群里发出妈妈腿部肿大的照片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底线意识的缺乏,才让陈欣然对这种伤害行为更加有恃无恐,最终酿成悲剧。
关于构建底线意识的重要性,我深有感触。小时候,我家教很严,但同时个性也很强。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我被打了,就跑出家门。直到很晚,父母才找到我,把我领回家。记得那一次本来父母很生气,但是找到我后没有再责骂我,反而表现出一副包容、理解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才7、8岁,根本没有太强烈的对错认知观。我单纯地认为,原来出走可以解决被父母责骂的问题。于是没过多久,我就有了第二次出走。
这一次我跑得更远了。晚上无处可去,跑到了郊区的菜地里。我至今都记得,那个时候我甚至已经开始谋划未来要怎么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了。就这样一直到夜里,我开始感到害怕,一个人哭了起来。幸好被附近善良的庄户人家听见了,连夜联系我的父母,把我送回家。我记得那一次,我的父母真真是被吓得不轻,很多年后还总提起此事。
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如果当时没有遇上好心的人,如果我的情绪再激动一点,行为再极端一点,也许……理性地反思这其中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在问题产生的第一时间,我的父母缺乏底线意识的构建。
如果第一次出走后,我的妈妈就能告诉我:如果你觉得生气、委屈,一定要说出来。甚至朝爸爸妈妈发火都可以。但是不能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如果那个时候,我的父母能告诉我离家出走意味着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也许就不会有第二次的危险发生。
就像这个案例中,如果第一次孩子捆绑妈妈时,父母就能意识到这是不能容忍的行为,告诉孩子“绑架”意味着什么,能一起探讨更好的解决办法,那就不会有第二次的绑架。
?4、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1)给足爱,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独立能力不够,对父母非常依赖。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淘气、任性经常惹父母生气。所以父母对待孩子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过于包容,有的过于严格。
包容,会让孩子不懂得分寸和边界。而严格会压抑孩子的情绪,从而产生更多不端行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足爱,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小时候的负面感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影”,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只有当情绪能够流动起来,才不会在心底积累负面的感受。当情绪能够得到释放,得到重视,引导孩子去端正行为,才会成为可能。
(2)和善而坚定地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长大后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早期孩子教育中寻找到问题的根源。
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算是把孩子照顾好了。有些家庭是老人帮忙管孩子,更容易建议这样的意识。只要孩子不哭,做什么都行。
其实,面对父母毫无底线的包容和息事宁人,孩子是惶恐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只羽毛还没长齐的小鸟,孤身在一个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参照物空中不安地飞行。
我们需要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越早建立越好。
在教育研究领域,3-6岁通常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孩子的85%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有效方法。要让孩子学会承受别人的“拒绝”,明白有些想法和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建立规则意识,我们需要 “和善而坚定”。这并不是指有时因为生气而”坚定”,事后又因为想弥补而“和善”。而是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教育的原则,怎么坚持?通过和善的沟通来坚持原则。
(3)孩子出现问题,父母需首先审视自己的问题
陈欣然的案例中提到,她的父亲总是会把孩子的问题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这让陈欣然觉得自己从未被尊重过。
事实上,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性格养成、习惯认知,都与父母的教育方法息息相关。
有些家长总是一味地觉得生了个没出息的孩子,很不幸。但这种不幸往往都和自己有关。
只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所以,父母需要具备觉察自己,不断学习的意识。
写在最后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没有人生来就会。我们需要对“教育”怀有一份敬畏之心,不要对那些自以为是、不经思考的教育观念太过自信。
家庭教育的试错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孩子也不可能停下成长的脚步来等待父母成长。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学习与进步,来引领孩子的不断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