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瘾戒除中心(长沙网瘾戒除中心)

眼看着暑假终于要结束了,要知道,这个暑假期间,很多孩子呆在家里不是玩手机,就是打游戏,很多家长已经忍无可忍到处寻思着要想个办法“救救孩子”。

不久前,郑州的武先生实在看不惯儿子辉辉一天到晚玩电子设备,于是将他送到了一所戒网瘾中心。岂料,刚送过去三天,武先生再去那个中心看辉辉,辉辉却像变了个人似的:目光呆滞、浑身是伤,就连牙齿都掉了

辉辉形容在中心的生活,简直堪比地狱,各种忍饥挨饿加挨打,以至于才三天的时间,网瘾戒没戒我们不知道,但是这辉辉是真带了一身伤回来。

网友们看了这一幕都觉得难以相信,网络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亲生父母怎么还舍得把孩子往这种炼狱式学校送。

就如网友所说,父母感觉自己管不了孩子后,真的就会将“管住”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正是因为这种“寄托”心理作祟,使得戒网瘾学校经久不衰。其实,早在2008年,就有一家戒网瘾学校“一击成名”。而这家号称可以帮助孩子戒网瘾中心的创始人杨永信也曾成为这些家长的“救星”,同时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噩梦。

那时候网络游戏刚刚盛行,再加上一部名叫《战网魔》的纪录片播出,很多家长看见自家娃上网、打游戏简直如临大敌,生怕孩子的未来就被网络给毁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就成了很多家长的救命稻草,他们视杨永信为网戒专家,把自家孩子送去“接受教育”,而这个中心采用的“教育”法就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电击疗法。那些被送来接受“教育”、“治疗”的孩子在这个中心每天过得生不如死,为了早日脱离魔海,当父母来看他们时,他们都纷纷下跪表态回去一定“改邪归正”,可是这种表态在父母眼里却成了“治疗有效”的表现,眼看着疗效这么好,有的家长愚昧到感谢杨永信的同时还哀求他给自家孩子治疗时加大电量,希望彻底将孩子从“悬崖”拉回来。一时间,杨永信简直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除了戒网瘾,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打架、抽烟、早恋、性取向有误等等,都将孩子送过来接受“治疗”。

现在杨永信已经成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这其实也让很多网友愤愤不平,但是仔细想想,最应该谴责的除了杨永信,是不是还有那些送孩子来接受“治疗”的家长呢?

这件事披露的就是一个育儿界很奇葩的现象,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却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某一天发现孩子背离自己的意愿后,就希望有一股强大的外在力量“帮助”孩子顺应自己的意愿。

而杨永信在这些家长心里,就是那股强大的外在力量!如果这类家长依然自己不学如何育儿,只是简单地对这种外在力量抱有幻想,那么这个市场就会一直存在。所以,症结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现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其实打游戏、玩手机比早些年更普遍,我们也常常在公共场合看见很多孩子抱着手机、IPAD就不松手。可是斥责、体罚孩子后就能改变他们吗?不是的,真正要改的不是不让孩子接触电子类设备,而是学会合理使用,比如查资料、上网课和偶尔放松。关键是家长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以及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长需要自查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每天电子设备不离手?当我们觉得孩子“烦人”时,是不是简单粗暴地塞给他一部手机来换取我们想要的片刻安宁?

当我们自己都做出“网瘾”示范时,如何要求孩子不碰或少碰电子设备呢?

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孩子为什么一有空就寻思着摸一摸电脑、手机,就是因为除此以外他没有找到更有意思的消遣方式,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兴趣爱好引导也很重要。比如,孩子闲暇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也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消遣”,让孩子去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比单纯玩游戏、看手机更有趣的事,他们也就不会只沉迷于手机、电脑了。

说到底,作为家长,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时,第一时间应该反思的是“我的教育方式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这个孩子哪里出了问题”,只有家长愿意主动学习和自我改变,才能教出更优秀的孩子。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512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上午11:46
下一篇 2022年5月5日 下午12: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