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邻居一脸愁容地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家宝宝,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业上,努力学习啊?因为,如果幼儿园学习不好就不能考好的小学,小学学不好就不能考好的中学,中学学不好就不能考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这样下来的话,人这一辈子就毁了,他可不想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着邻居一脸焦急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心病。宝宝才刚上幼儿园,父母就着急地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哪知,这句话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孩子才刚刚上幼儿园,不该把时间安排得太紧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运动,该玩儿玩儿,只要是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玩一会儿小游戏,或者是看一会儿动画片也是可以的。
我想,邻居的本愿是怕自家孩子被同龄小孩给落下,就抱着想要孩子更好的想法,希望孩子可以学得更多,却不想,适得其反了。
父母越是爱孩子,就越容易着急出错,在教育孩子方面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孩子有这样的表现,纯粹就是父母太过焦急的结果。
一,四岁的宝宝只会玩,父母何必太着急?
孩子爱玩是天性,更不要说是4岁的小孩了,这个年纪的孩子真处于好奇心特别旺盛的时期,父母不应该认为孩子爱玩不爱学习,就是不好的习惯。
相反的,爱玩的孩子好奇心重,探索能力也超强,他们会在你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如何玩平衡车,也会在你忙碌中跟着动画片里的歌曲哼哼唱唱,开启她的音乐天分呢,所以说,孩子 不是不爱学习,只是父母太过焦虑,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
1,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给父母带来了焦虑感
时代在进步,老百姓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了,与此同时,社会节奏仿佛也越来越快,在这种节奏下,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其实都给成年人带来了十足的焦虑感。
而对于有宝宝的家庭而言,宝宝无意中又成为了一根导火索,父母希望孩子可以比别人更加优秀,未来可以上个好的名牌大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抱着教育要从小抓起的念头,给孩子报了很多课程。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为了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们就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迫放弃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而要变成父母眼中爱学习的好宝宝,不然就不是听话的小孩…
所以,行业竞争的激烈,就业竞争的激烈,为上一所好的学校而竞争激烈等,都给有宝宝的家庭带来焦虑感,深怕一不留神,自家孩子就要被社会淘汰了。如果说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发展时代,那么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也是最好的发展苗子。
好多父母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为了让自家的孩子更加出色,他们在孩子出生前,就制定了很多学习发展的计划。比如,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报名各种启蒙辅导班、各种兴趣班,只为抓住孩子“最佳的”学习阶段。
彼此之间的竞争,不但没有完成父母心中的祈愿,反而让孩子过早地陷入了这种恶性竞争中。社会的残酷竞争,加深了父母的焦虑感,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途中跌跌撞撞。
2,攀比心理,运用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社会的快节奏发展,那么,在这种节奏下,产生的攀比心理则是最奢华无用的东西,因为它会带来无意义的竞争,让我们产生过多的焦虑与困惑。
虽说如此,但有很多人依旧被这种心理所迷惑,于是,出现了很多拼爹、拼能力、拼钱财、拼家世的一群人,其中包括拼孩子的。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比过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逼迫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各种网课、线下课层出不穷。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有它特殊的意义,而父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其实是打破了孩子循序渐进成长的平衡。
认为4岁孩子不爱学习只爱玩,那是父母加诸在孩子身上的想法,其实孩子每天都在学习成长,只是父母被这种攀比心理所迷惑,忽视了孩子在不经意间的成长。
二、如何才能与孩子更好的相处
1,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而且,4岁的小孩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在飞速发展,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对各种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常常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尝试、去挑战,并且容易沉迷于其中。
比如,搭积木,他们会因为积木能搭建各种新奇好玩的事物而沉迷;或者,对玩具车可以自由穿行而感到惊讶,就会玩得忘乎所以;在外面看到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游乐场什么的,就会想要去触碰、去感觉…
我们常说,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还不如说,孩子的天性是爱探索,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探索求知。
游戏是好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会通过“玩”来感知积木的神奇魔力,探索为什么它可以搭建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好奇为什么有人能玩平衡车玩得这么溜。因为孩子还小,它不像我们大人,一眼就能明白游戏原理,他却需要不停地摸索才能得知,并在玩乐中成长。
2,在玩乐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
所以,在孩子还小,对外界事物特别感兴趣的时期里,不要逼迫他去学习不喜欢的事物,因为这样容易遭到孩子潜意识里的排斥和拒绝。相反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在玩乐中成长,因为学习不止在书上。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我们能在他的兴趣与探索领域里,对他进行引导式教育,会比填鸭式教育更加有效。
比如,带他去动物园见识不一样的动物,带他去天文馆看满天繁星,带他去看花看草看世界…
又比如,12岁的爱迪生,因为喜欢“鼓捣”科学小游戏,被校长误认为贪玩而开除。他的妈妈却不这样认为,她了解儿子的兴趣,鼓励他继续探索,并为他创立实验室,希望他可以在科学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后来,长大的爱迪生不负妈妈所期望,发明出了电灯泡、电报机、留声机等,还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
总结
孩子的生活节奏、成长氛围和大人是截然不同的,大人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孩子也有。我们不能把大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就残酷地剥夺了他现阶段的幸福,这是极不人道,也是极其不可取的。
况且,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你怎么能指望他每天辛苦地学习,废寝忘食呢。如果孩子真的变成这样了,那恐怕应该第一时间去心理医院治疗一番,而不是在一旁沾沾自喜吧。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人作为主体的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氛围,在不同的生活节奏和环境里,适应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在该玩的年纪就应该放心大胆地去玩儿,在该学习成长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引导式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