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3、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
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
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③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中标出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
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②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③实例
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
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五、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
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六、产生ATP的生理过程
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七、易错警示
有关细胞呼吸的4个易错点:
(1)有H2O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的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3)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八、补充:
(一)、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在以C6H12O6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重要依据,总结如下:
1.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2.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增大,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化,但若将C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减小。
4.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如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分析如下:
(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