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黄芳 刘禹辰)小骏(化名)今年8岁了,活泼好动、热情开朗,是小伙伴中的“孩子王”。然而在爸妈的眼中,他却是个令人头疼的“网瘾儿童”,为了给孩子戒除“网瘾”,他们来到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
小骏父母对接诊的盛夏医生说道:“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已经到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程度!放假的时候不用说,拿到手机就不撒手。开学以后作业拖拖拉拉能写很久,一心就想着要看手机!你稍微不愿意了,他就能在地上撒泼打滚、又哭又闹,现在还学会趁我睡着偷偷拿走我手机玩了,这么下去还了得?”
据家长描述,小骏从上幼儿园起就比别家小孩好动,精力充沛又爱在别人面前表现,和同龄人玩耍很容易起冲突,同学觉得小骏调皮、容易生气;老师评价小骏平时非常积极,但上课爱走神,自控能力弱;父母认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监督就完不成作业,玩手机成瘾,觉得现在孩子不听话、厌学都是手机惹的祸,为此还当着孩子的面砸坏了一部手机,但这番举动之后,孩子更不听话了,还试图用压岁钱自己去买手机。
随着家长对孩子种种问题的陈述,盛夏医生发现小骏的情况并非“网瘾”,更可能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导致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小骏父母对ADHD这一病症缺乏认识,早年未能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而ADHD并不单纯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者好动,它会导致各类问题,如易对电子产品成瘾、自我管理能力弱、情绪调节功能不佳等。
小骏最显现的表现在于对手机的沉迷,但父母对这一病症没有认知,便不会理解这种行为是ADHD引发的临床症状,而会给孩子贴上“网瘾”“厌学”“懒惰”的标签,甚至为此批评惩罚责打孩子,造成亲子间冲突矛盾加剧后孩子更加厌学叛逆的恶性循环。
盛夏介绍,小骏的情况并非不可扭转。针对ADHD患儿,尤其在10岁适龄阶段内,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调整父母教养方式、坚持长时间行为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可以纠正的。ADHD的干预需要长期坚持以及家长充分的耐心和支持。盛夏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如果家长与孩子间存在矛盾冲突的话,需要修复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对良好行为给予表扬、鼓励、奖励等肯定性评价,逐渐改善亲子关系;
二是积极关注并表扬孩子正确的具体行为事件,强化、固化良好行为,家长通过改进自己的监管方式,提高指令的有效力度,增进孩子的自觉服从行为能力;
三是可以尝试家庭代币方案,把家庭规则细化,运用积分帮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和服从指令,运用扣分来改变其不良行为,并在家庭内形成制度;
四是将孩子需要习得的社会规则在家庭以外的区域进行泛化,并增强孩子在自控方面的信心。
通过一段长时间的药物治疗、父母培训和行为训练后,小骏的“网瘾”问题逐渐消退,亲子间的关系也在日渐恢复,相信小骏的未来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