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一谈网络、手机就色变,尤其是现在居家期间。在家上网课,网络使用时间长,更加重了家长们的担心。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杨崴说,正确掌握方法,也可以让孩子享受到网络、手机带来的乐趣,且不至于沉迷。
01
家长要先树立正确认知
家长要先树立正确认知,因为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出现是社会科技进步的表现。如果孩子能够熟练、有节制地运用网络,会收获网络带来的好处。
02
了解孩子易沉溺网络的原因
1.网络游戏中炫酷的动画,逼真的场景,引人入胜的情节会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吸引。
2.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成熟,缺乏分辨和控制能力,在游戏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其容易深陷其中。
3.没形成稳定的“三观”,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欲望,竞争意识比较强,这些都容易使青少年成为游戏的易感人群。
4.居家期间,学习压力比较大,上网课时容易产生枯燥、无趣的感觉,使孩子的兴趣变得狭窄。如果这时家庭功能失调,家长与孩子交流不足,会促使孩子对手机、网络游戏的依赖。
03
让孩子了解沉溺网络的危害
沉溺手机、网络的危害有很多,比如:
身体:因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正常,降低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心理:一旦游戏输了或无法游戏时,易出现暴躁、烦躁的情绪。
社交:长时间沉浸在游戏中,家庭关系疏远了,对生活的满意度会下降。
学业:注意力不集中,总想着玩游戏,逃课、缺课的情况就容易出现,进而影响学习。
如果先让孩子了解这些危害,有益于让其树立正确运用网络和手机的观念。
04
设计使用手机的规则
网课结束后,可以把作业写在纸上或口头传达。如果必须使用手机完成作业,那么需要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时间到了,手机要收起来。如果孩子发脾气,家长要接纳他们的情绪,但规则不能改,从而建立起使用手机的规则。
05
多陪伴 多互动 多鼓励
让孩子不沉溺于网络,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阅读、游戏,家长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手机、网络都是生活的辅助工具。
2.用爱给孩子归属感。健康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所以家庭成员平时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给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让孩子有归属感。
3.多陪伴、鼓励和互动。平时忙于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与孩子共处,此时正是弥补的好时机。居家期间,家长应多与孩子互动、多陪伴、多鼓励,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当家庭中充满快乐时,孩子便不会沉溺于手机、网络中的短暂快乐。
如果孩子长期上网,出现黑白颠倒、负面情绪多,明显暴躁、消瘦、睡眠不好的表现,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心理科就诊。
科普专家
Science popularizer
杨崴,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三疗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治疗儿童及成人心理问题,能熟练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暗示疗法,正念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等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原创文章,作者:清风徐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frf.com/12170.html